[实用新型]藻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32484.7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薛浩然;徐惠南;徐佳良;刘成;柳红霞;蒋嘉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1D24/48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肖晨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水分离装置,所述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滤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藻层两端的固定机构,所述滤藻层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由外向内设置至少一层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所述滤藻层内还设置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用于抽取滤藻层过滤藻水得到的清水。本实用新型的藻水分离装置,将其置入藻水中,藻水经过滤藻层,其中粒径较大的蓝藻被滤藻层阻留,而清水则透过滤藻层从铁管近端进入铁管内集水,启动抽水管,铁管内的抽水管将清水抽出,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药剂与机械即可分离藻泥与清水,处理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藻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引起蓝藻水华,蓝藻死亡腐烂后释放毒素产生恶臭,严重污染水质,有些水域因为蓝藻爆发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饮用水和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中蓝藻藻水浓缩与固化主要采用添加药剂与机械脱水相组合的方式,对藻水进行浓缩与固化。为了简化施工内容与节约藻水处理成本,需要设计一种使用便捷且使用成本低的藻水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藻水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藻水分离装置,所述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滤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藻层两端的固定机构,所述滤藻层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由外向内设置至少一层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厚碎石层、中粗砂层、滤网之间均通过金属网隔开,所述滤藻层内还设置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用于抽取滤藻层过滤藻水得到的清水。
进一步的,所述滤藻层包括三层中粗砂层,所述中粗砂层的粒径从外向内依次为0.4mm、0.5mm、0.55mm。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目数为80目。
进一步的,所述厚碎石层、中粗砂层厚度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滤藻层为中空圆柱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滤藻层近端的托盘、设置在所述滤藻层远端的压盖以及穿过所述压盖、滤藻层设置的铁管,所述托盘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铁管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远端开设供所述铁管穿过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远端设置插销穿过所述铁管。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铁管内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连接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另一端具有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藻水分离装置,将其置入藻水中,藻水经过滤藻层,其中粒径较大的蓝藻被滤藻层阻留,而清水则透过滤藻层从铁管近端进入铁管内集水,启动抽水管,铁管内的抽水管将清水抽出,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药剂与机械即可分离藻泥与清水,处理成本低。
(二)进一步的,铁管穿过孔进行滤藻层的中空部,托盘远端的连接杆与铁管内壁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使压盖、托盘、铁管固定滤藻层,结构牢固。
(三)进一步的,滤藻层采用模块化设计,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便于更换以及反洗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藻水分离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藻水分离装置中滤藻层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藻水分离装置中滤藻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32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