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33488.7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8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栩栩;李龙;张耀文;茹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22;A01G9/02;A01G31/02;A01K31/00;A01K31/14;A01K6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睿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8 | 代理人: | 凌鹏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护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水下生物和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升了生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渐增多,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绿色施工、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在传统的河道工程中,基本采用混凝土护坡、灌注桩、挡土墙等作为联排支护桩来进行支护和围挡,由于混凝土本身的致密性和光滑型,用于河道支护后,其无法为河道中的鱼虾提供栖息环境,也无法在桩身表面种植水草植物,长此以往会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为此,现有技术设计出了一些生态型的支护桩,如公告号为CN2143632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其在支护桩的表面固定有多个挂板,以在挂板上填充泥土、砂石来种植水草。但是仅考虑了水下的生态问题,在河道中栖息的鸟等动物无法在支护桩上生存,其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可以为水下生物和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升了生态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护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态箱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与迎水面垂直设置,且支撑板紧贴所述迎水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所述生态箱也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体由多根支护桩成排组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桩的迎水面设置有凸出的凸块,所述生态箱固定在凸块的前侧,所述支撑板与凸块相连并位于相邻凸块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预留孔,所述生态箱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一预留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预留孔,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二预留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桩的支护面设置有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桩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凸榫,所述支护桩相对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与凸榫相适配的榫槽,所述凸榫插接在相邻支护桩的榫槽中。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支撑板上可堆积泥土、砂石来种植水草,为水下生物创造栖息、繁衍的场所,位于水下的生态箱也可用于种植水草,为习惯于生存在相对密闭环境的鱼虾等生物提供空间和场所,位于水上的生态箱则可供岸边的鸟类筑巢栖息,从而可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有效提升了生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生态型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生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支护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支护体100,第一预留孔101,第二预留孔102,凸块110,凸榫121,榫槽122,凹槽130;
支撑板200,第二安装孔210,生态箱300,开口3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334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藻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藻土灭烟草甲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