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68507.X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0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官;白少华;郑大伟;张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吉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邢智博 |
地址: | 06330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粉尘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涉及粉尘回收设备技术领域。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集尘斗、通轴和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上方设有两个以上集尘斗,集尘斗底部开口处设有排尘阀,所有集尘斗上的排尘阀均与同一根通轴传动连接,通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刮板输送机出口端设有储料管,储料管出口端下方设有混料皮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刮板输送机和混料皮带衔接,实现上料粉尘的自动输送,降低了人工倒运成本的同时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工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也在不断提高废物再利用率。钛渣电炉上料系统中通常设计有收尘装置,钛渣电炉加料过程中部分细颗粒物料在炉内气体和除尘风机作用下随尾气进入除尘系统,产生除尘粉。特别是入炉的原料中含有较多细粉料的情况下,产生的除尘粉量更大,这些除尘灰中含有大量钛渣生产的有用成分,收尘后除尘灰从35.2米平台排放至0米地面,需要利用人工机车倒运至原料皮带进行二次上料,倒运过程中造成了原料资源的浪费,倒运成本高。
针对上述人工倒运存在的问题,公开号CN1109803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除尘灰回收运输系统,通过密闭的仓式气力输送泵和运输管线,完成电石渣除尘灰堆放、倒运问题,由于钛渣原料与电石渣性能不同,不能将该除尘灰回收运输系统直接转用至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系统,需要进行设备、结构方案调整,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针对钛渣电炉上料过程的粉尘回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采用刮板输送机配合储料管将上料粉尘输送给混料皮带,实现上料粉尘的自动输送,解决了上料粉尘需人工机车倒运至原料场地,倒运成本高,过程损失大的问题。
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集尘斗、通轴和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上方设有两个以上集尘斗,集尘斗底部开口处设有排尘阀,所有集尘斗上的排尘阀均与同一根通轴传动连接,通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刮板输送机出口端设有储料管,储料管出口端下方设有混料皮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刮板输送机和混料皮带衔接,实现上料粉尘的自动输送,降低了人工倒运成本的同时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物料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
储料管的出口装有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位于储料管与混料皮带之间;设置的流量控制阀达到调整混料比例的目的,实现上料粉的可控再利用,避免了原料的浪费。
排尘阀向外伸出有阀芯轴,阀芯轴的端部设有蜗轮,蜗轮的上侧啮合有蜗杆,蜗杆与通轴同轴连接。通过涡轮蜗杆的啮合实现排尘阀开启或关闭的自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排尘阀向外伸出有阀芯轴,阀芯轴的端部设有蜗轮,蜗轮的上侧啮合有蜗杆,蜗杆转动套设在通轴中,蜗杆的一端连接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包括电磁线圈、转子和衔铁,转子与通轴同轴转动,衔铁与蜗杆的一端连接,电磁线圈固定有安装座。通过电磁离合器的设置实现同一个收尘单元中多个排尘阀的分别控制,使用时灵活度更高,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钛渣电炉上料粉尘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电磁离合器与涡轮蜗杆配合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吉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吉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68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信号检测功能的接地装置
- 下一篇:高效风机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