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72027.0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马永岗;王凯;盛鹏飞;刘祥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 | 分类号: | H01M50/15;H01M50/155;H01M50/172;H01M50/184;H01M50/188;H01M50/5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积毅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顶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塑胶组件,开设塑胶孔,塑胶组件包括上塑胶和下塑胶;光铝片,位于下塑胶和上塑胶之间,光铝片开设光铝片孔;铆接块,位于上塑胶的顶部,铆接块开设铆接块孔;密封圈,设置折弯结构,折弯结构位于密封圈顶部内壁上;极柱,设置凹部台阶,凹部台阶位于极柱外壁上;其中,极柱贯穿下塑胶的塑胶孔、密封圈、光铝片孔、上塑胶的塑胶孔、铆接块孔,折弯结构卡扣凹部台阶。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和极柱之间具有多圈密封作用,提高了电池顶盖结构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封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顶盖是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池顶盖按照铆接工艺制作时,极柱、铆接块通过加压的方式,压缩密封圈以实现极柱和铆接块之间的固定,并且密封圈还可实现极柱和铆接块之间的密封性。密封圈在保证电芯的密封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即在电芯的使用过程中,密封圈必须保证电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但在现有的铆接工艺中,密封圈仅有一圈处于压缩状态,在电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漏液的风险。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存在漏液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
塑胶组件,开设塑胶孔,所述塑胶组件包括上塑胶和下塑胶;
光铝片,位于所述下塑胶和所述上塑胶之间,所述光铝片开设光铝片孔;
铆接块,位于所述上塑胶的顶部,所述铆接块开设铆接块孔;
密封圈,设置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位于所述密封圈顶部内壁上;
极柱,设置凹部台阶,所述凹部台阶位于所述极柱外壁上;
其中,所述极柱贯穿所述下塑胶的所述塑胶孔、所述密封圈、所述光铝片孔、所述上塑胶的所述塑胶孔、所述铆接块孔,所述折弯结构卡扣所述凹部台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包括底板和连接柱,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塑胶的底部,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下塑胶的所述塑胶孔、所述密封圈、所述光铝片孔、所述上塑胶的所述塑胶孔、所述铆接块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垂直所述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设置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位于所述密封圈底部外壁上,所述外延结构与所述底板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铆接块设置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位于所述铆接块孔的底部内壁处,所述折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铆接块设置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位于所述铆接块孔的顶部内壁处,所述连接柱设置凸部台阶,所述凸部台阶位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外壁上,所述凸部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孔、所述光铝片孔、所述铆接块孔、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极柱于相同的中心线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塑胶组件、所述光铝片、所述铆接块平行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光铝片的顶部开设光铝片凹部,所述上塑胶底部设置上塑胶凸起,所述上塑胶凸起与所述光铝片凹部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光铝片上设置防爆阀。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和极柱之间具有多圈密封作用,提高了电池顶盖结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72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软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公共广播合并式功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