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式立柱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74248.1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盛琪;王宁;李佳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F1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王佳佳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立柱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式立柱支撑。本实用新型包括直立柱与斜柱,均为圆管结构,若干斜柱固定在直立柱上;直立柱:包括三段,上、下两段变截面,中间一段不变截面,由于钢柱的截面抵抗矩与抗弯承载力成正比,所以通过对截面形式的优化来保证受力以及材料节省的最大化;斜柱:共分三段式,第一段与直立柱相连,剩余两段为插入坡道结构内,并连接第一段斜柱,整体为变截面,靠近直立柱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为架立达到一定高度钢结构坡道采用变截面形式直立柱,在满足结构承载力的同时也满足对材料的节省;直立柱与斜柱的连接方式较为新颖,采用新型的双连接加劲板的方式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有效的传递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复合式立柱支撑。
背景技术
在超高坡道中,需要加以立柱进行支撑,但是寻常的立柱受力方向单一,承载受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式立柱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式立柱支撑,包括直立柱与斜柱,均为圆管结构,若干斜柱固定在直立柱上;
直立柱:包括三段,上、下两段变截面,中间一段不变截面,由于钢柱的截面抵抗矩与抗弯承载力成正比,所以通过对截面形式的优化来保证受力以及材料节省的最大化;
斜柱:共分三段式,第一段与直立柱相连,剩余两段为插入坡道结构内,并连接第一段斜柱,整体为变截面,靠近直立柱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
优选的,在所述直立柱的下段与地面接触距离内增加十字加劲板,加强承载各方向的外界力。
优选的,所述十字加劲板和圆管之间采用全熔透焊实。
优选的,所述斜柱和直立柱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斜柱和直立柱通过加劲连接板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斜柱和直立柱的连接范围内焊接环形连接板,所述加劲连接板包括两块,其中一块位于直立柱内,两块环形钢板将其焊接牢固,另一块的一端与斜柱端部插入焊牢,另一端伸入直立柱内和直立柱内设置的加劲连接板对接焊。
优选的,为保证斜柱支撑对坡道受力的稳定,需将斜柱以折断横插深入坡道内,与结构连接牢固,传递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为架立达到一定高度钢结构坡道采用变截面形式直立柱,在满足结构承载力的同时也满足对材料的节省,达到施工与结构成本的更优化。
2、采用钢结构能够抵抗车辆对结构的重力荷载,是理想的弹性体,且很好的承受动力荷载。
3、直立柱与斜柱的连接方式较为新颖,通过直立柱与斜柱支撑的受力,能够将力有效分解传递,采用新型的双连接加劲板的方式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有效的传递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柱与直立柱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柱与直立柱的节点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斜柱插入坡道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立柱;2、斜柱:21、第一段斜柱;22、第二段斜柱;23、第三段斜柱;3、矩形加劲板;4、环形钢板;5、梯形加劲板;6、对接坡口焊;7、十字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74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