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87695.0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韩长盛;陈婷婷;闻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景泰表面精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34 | 分类号: | C23C18/34;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研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09 | 代理人: | 褚晓佳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表面 复合 珍珠 生产线 在线 智能 温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化学镀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架,所述底部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的底部均匀连接有导热杆,所述支撑平板的顶部设置有温控检测板,所述温控检测板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温度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控检测板顶部的拐角处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模块启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塑料的温度会通过铝材质的导热杆向下引导,加速散热降温的速度,从而避免过高的表面温度会造成塑料性质变化的问题发生,提高了加工的质量和生产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化学镀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珍珠镍技术是采用金属盐和还原剂,在材料表面上发生自催化反应获得镀层的方法,具有厚度均匀性、不会氢脆、可沉积在各种材料的表面上、不需要一般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机或控制设备以及化学沉积层的厚度可控的优点,应用广泛。
现有的塑料表面用化学镀镍,当塑料在高温的反应剂下被镀镍成功并取出后,其表面的温度需要进行温控检测,而过高的表面温度会造成塑料性质的变化,应该进行降温处理,现有都是人工进行检测并降温,降低了加工的效率。
因此设计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架,所述底部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的底部均匀连接有导热杆,所述支撑平板的顶部设置有温控检测板,所述温控检测板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温度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控检测板顶部的拐角处设置有温度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部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连接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风扇共设置有四组,且呈矩阵分布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部安装架的顶部且相对应散热风扇的位置处开设有矩形槽口,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螺栓安装在矩形槽口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热杆为铝材质制成,所述支撑平板与底部安装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温度显示屏、散热风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连接的方式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塑料表面复合珍珠镍层的生产线在线智能温控检测装置,当塑料在高温的反应剂下被镀镍成功并取出后,被放置在支撑平板顶部的温控检测板上,其表面的温度会被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并显示在温度显示屏上,其检测的温度在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下如果超过标准值,便会通过控制模块启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塑料的温度会通过铝材质的导热杆向下引导,加速散热降温的速度,从而避免过高的表面温度会造成塑料性质变化的问题发生,提高了加工的质量和生产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检测板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拆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景泰表面精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景泰表面精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87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窗
- 下一篇:一种消防管道的固定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