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硅料氧化的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08416.4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0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夏贞;汪庆;陆浩然;陆昌文;詹云峰;周新君;段先土;吴土良;张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3/04;F26B25/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青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0 | 代理人: | 姜青松 |
地址: | 32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氧化 烘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避免硅料氧化的烘干机,包括烘干室,加热管道位于烘干室内部的上方,加热管道内设置有第一绞龙,第一绞龙用于推动硅料在加热管道内前进;冷却管道位于烘干室内部下方,冷却管道分别通过导料管与加热管道连接,冷却管道内设置有第二绞龙,冷却管道外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通过进水管连通冷凝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管道对硅料加热,使用第一绞龙旋转推动硅料前进,硅料在前进过程中受热均匀,之后硅料进入冷却管道,在冷却管道外设置了内部含有冷凝水的储水箱,使硅料中的热量被迅速带走,省去了自然冷却至常温的步骤,硅料在烘干和冷却至常温的过程中没有停留,实现了连续作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避免硅料氧化的烘干机。
背景技术
在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硅料进行检测、造粒、烘干、熔炼等步骤,其中烘干是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熔炼加料时的安全操作,如果硅料中残余较多的水分,大量的水蒸气会从熔炼设备中溢出,而熔炼的温度较高,溢出的高温水蒸气会直接伤害到操作员工,因此,硅料的烘干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常温下不容易发生氧化,在873K才与氧气反应生成SiO2,因此在高温环境下硅料容易发生氧化,为了防止硅料氧化常常向烘干室内填充惰性气体对其进行保护,现有的硅料防氧化烘干机大多不能连续作业,只能分批对硅料进行烘干,待烘干室内的硅料冷却至常温后再取出并重复此操作,烘干效率较低,而且在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硅料,因此分批烘干不利于硅的高效生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避免硅料氧化的烘干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硅料氧化的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避免硅料氧化的烘干机,包括烘干室,还包括: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设置有若干组,均位于所述烘干室内部的上方,所述加热管道内均设置有第一绞龙,所述第一绞龙用于推动硅料在所述加热管道内前进,所述烘干室外部设置有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绞龙转动的第一动力源;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设置有若干组,均位于所述烘干室内部的下方,所述冷却管道分别通过导料管与所述加热管道连接,所述冷却管道内设置有第二绞龙,所述冷却管道外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进水管连通冷凝水箱,所述烘干室外部设置有分别驱动所述第二绞龙转动的第二动力源。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上端连通有第一充气管,所述烘干室下端连通有第一抽气管,所述储水箱位于所述烘干室内部,所述冷凝水箱位于所述烘干室上端。
优选的,若干所述加热管道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料口,每根所述加热管道上端均开设有若干蒸汽孔,所述冷却管道远离所述导料管的一侧下端均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上方设置有分料盒,所述分料盒上方具有第一储料桶,所述第一储料桶上端连通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储料桶下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储料桶上端连通有第二充气管,下端连通有第二抽气管,所述分料盒下端连通有若干分料管,所述分料管分别与若干所述进料口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下方设置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下方具有第二储料桶,所述集料盒上端连通有若干集料管,所述集料管分别与所述集料管对应连接,所述集料管下端通过出料管与所述第二储料桶连通,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储料桶下端连通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储料桶上端连通有第三充气管,下端连通有第三抽气管。
优选的,冷凝水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进水管向储水箱内输水的第三动力源,所述储水箱通过出水管连通冷凝水箱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08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电芯、电池和用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