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轴追光的电动汽车平板式光伏车顶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22232.3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92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林;何锦涛;武子寒;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30/20;H02J7/35;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轴追光 电动汽车 平板 式光伏 车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轴追光的电动汽车平板式光伏车顶,包括双轴追光机构和连接在该机构上的平板式光伏车顶。所述双轴追光机构包括底座、一级轴、一级轴键、一级轴轴承、双轴连接部件、二级轴、二级轴键、二级轴轴承和连接板。所述一级轴包裹于两个底座及双轴连接部件下部的轴孔内,所述二级轴包裹在双轴连接部件上部及连接板的轴孔内,所述一级轴与二级轴在空间上互相垂直。所述机构上的平板式光伏车顶包括箱体和光伏阵列,所述光伏阵列安装于箱体上,所述箱体底面与连接板连接,从而实现双轴追光机构带动光伏车顶追光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双轴追光技术相结合,更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追光的电动汽车平板式光伏车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道路交通领域所占碳排放比例日益突出。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发展交通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电动汽车技术势在必行。然而,电动汽车虽然具备环保的特性,却在续航方面遭遇了发展瓶颈。另外,电动汽车在遭遇太阳暴晒时,车内部温度会随之上升,不但造成人难以忍受的高温,也造成汽车的安全问题。此外,单纯地在车顶铺设光伏进行发电,通常受制于车顶面积;而铺平式的可展开光伏阵列则会由于不能跟踪太阳辐射入射角的变化而不能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线中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电动汽车现有电池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防止了电动汽车夏日暴晒问题,还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额外电力的双轴追光的电动汽车平板式光伏车顶。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一种五片式光伏车顶为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以一种五片式光伏车顶为例,一种双轴追光的电动汽车平板式光伏车顶,包括双轴追光机构和连接在该机构上可伸缩折叠的平板式光伏车顶,光伏车顶有五块光伏板,其中一块固定安装于箱体中间,其中两块以对开方式安装于箱体顶部两侧,其余两块则通过箱体内的滑动导轨副进行伸缩。双轴追光机构包括底座、一级轴、一级轴键、一级轴轴承、双轴连接部件、二级轴、二级轴键和二级轴轴承、连接板。所述一级轴安装于底部底座上,并穿过设置于两个底座中间的双轴连接部件下部的轴孔,所述二级轴穿过双轴连接部件上部的轴孔,二级轴两端伸出部分则分别穿入连接板两侧的轴孔。一级轴与二级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所述机构上的可伸缩折叠的平板式光伏车顶,可以通过光伏板的伸缩折叠实现展开和闭合,并由双轴追光机构带动进行追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轴连接部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上下两部分分别根据二级轴轴径和一级轴轴径开有轴孔,以便二级轴和一级轴能够通过该部件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轴与一级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轴中间位置以及双轴连接部件下部的中间相应位置均开有键槽,通过一级轴键连接,使双轴连接部件可随一级轴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轴两侧适当位置以及连接板两侧适当位置均开有键槽,通过二级轴键连接,使连接板随二级轴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轴轴承一共四个,其中有两个分别嵌套于两个底座,另外两个一级轴轴承则分别安装于双轴连接部件下部的轴孔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轴轴承一共四个,其中有两个分别嵌套于连接板两侧,另外两个二级轴轴承则分别安装于双轴连接部件上部的轴孔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安装后的上表面高于双轴连接部件顶部,其与箱体的下表面正中间相连接,从而使光伏阵列伸缩折叠机构可以随双轴追光机构转动,进而实现了光伏阵列跟踪太阳辐射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22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M模组的FPC撕膜装置和FPC反折机
- 下一篇:货物无人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