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23643.4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95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严峰;周安美;徐俊兰;薛桂英;蒋飞;陈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亘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20;D06C15/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华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62 | 代理人: | 章威威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织物 面料 染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染色技术领域;该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池,染色池的内侧设置有混料组件,染色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侧设置有上导向辊,上导向辊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染色池的内侧设置有下导向辊,染色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整平组件;该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搅拌桨转动,通过搅拌桨对染料进行混合均匀,从而实现了便于对绵织物面料进行均匀染色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面料染色技术的应用在纺织物面料加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纺织物面料在生产加工后,需要将绵织物面料浸染成不同的颜色,用于美观,去适应更多的用户,为了方便对绵织物面料进行染色,通常会使用到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进行辅助。
目前,现有专利号为CN202021024548.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涤纶面料加工用染色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承压辊和限位辊对面料进行限位,面料通过染料槽的内腔得到染色,面料通过烘干箱的内腔,进气泵将外接热风吸取至烘干箱的内腔,并通过风罩排出,从而对面料进行烘干,解决了现有的染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烘干,从而降低了染色效率的问题;
但该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染色池中的染色液会沉淀在底部,出现分层现象,导致染色不均匀,不便于对绵织物面料进行均匀染色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绵织物面料进行均匀染色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池,所述染色池的内侧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染色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侧设置有上导向辊,所述上导向辊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染色池的内侧设置有下导向辊,所述染色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整平组件。
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染色池的外侧,所述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有多组,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对转轴进行驱动处理,通过转轴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的内部包括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染色池的内侧底端,所述搅拌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搅拌桨转动,通过搅拌桨对染料进行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整平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压辊,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压辊转动。
优选的,所述整平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对面料进行整平处理。
优选的,所述整平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通过第一压辊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二压辊转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绵织物面料染色装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搅拌桨转动,通过搅拌桨对染料进行混合均匀,从而实现了便于对绵织物面料进行均匀染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亘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亘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23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现场防护栅
- 下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挡片式一体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