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31329.0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平;张响;周磊磊;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豪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B2/00;E04B1/98;E04B1/61;E04B1/80;E04B1/94;E04H9/02 |
代理公司: | 扬州众创智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28 | 代理人: | 余逢军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性 陶粒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涉及陶粒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包括墙板本体一和拼接子板,所述墙板本体一包括抗折肋板、减震弹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金属网片、防火岩棉板、发泡混凝土、陶粒层、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且抗折肋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连接有金属网片,所述抗折肋板的上方衔接有上缓冲板,且抗折肋板的下方衔接有下缓冲板,所述防火岩棉板设置于金属网片远离上缓冲板的一面。该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通过在抗折肋板两侧设置弹性的上缓冲板、下缓冲板,使得墙板本体一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在满足轻质的条件下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墙板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粒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支撑的基础,在混凝土中常见的有陶粒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是以陶粒代替石子作为混凝土的骨料,而其作为填充物可以填充到墙板内部。
如申请号为CN202020788647.6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该实用新型通过推动隔音板移动,隔音板会带动梯形卡块在梯形卡槽内滑动,当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完全重合时,隔音板与板体会相互结合构成卡合结构,随后在隔音板远离板体的一侧粘连有墙面,实现了该机构阻隔声音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机构在使用时的适用性。但是没有缓冲能力,在受到较大震动时不能够保证其抗震性以及稳定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包括墙板本体一和拼接子板,所述墙板本体一包括抗折肋板、减震弹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金属网片、防火岩棉板、发泡混凝土、陶粒层、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且抗折肋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连接有金属网片,所述抗折肋板的上方衔接有上缓冲板,且抗折肋板的下方衔接有下缓冲板,所述防火岩棉板设置于金属网片远离上缓冲板的一面,且防火岩棉板远离金属网片的一面设置有发泡混凝土,所述发泡混凝土的内部填充有陶粒层,且发泡混凝土对称分布有两个,两个所述发泡混凝土的外部分别设置有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所述拼接子板连接于墙板本体一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抗折肋板呈波浪状,且上缓冲板、抗折肋板和下缓冲板呈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网片之间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片、防火岩棉板和发泡混凝土长度一致,所述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分别呈“ㄇ”和倒“ㄇ”状。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子板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臂。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呈“┘”状,且拼接子板的内表面通过转杆与夹持臂左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子板的右侧衔接有拼接母板,且拼接母板的内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拼接母板的右侧设置有墙板本体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通过在抗折肋板两侧设置弹性的上缓冲板、下缓冲板,使得墙板本体一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在满足轻质的条件下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墙板的使用安全性。
1、本实用新型抗折肋板呈波浪状设计,当受到地震的激励时,材质为聚氨酯橡胶的上缓冲板、下缓冲板可对抗折肋板的水平荷载进行分担,从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达到抗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豪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豪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31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回转接头中心轴
- 下一篇:根植桩回转接头的输出头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