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除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39391.4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8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山;李桦;杜何阳;何腾蛟;何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4 | 分类号: | C10B43/04;C10B3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白楠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锅炉 底部 烟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除灰系统。所述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通过下灰管道与第一灰仓相连,第一灰仓通过输送装置与第二灰仓相连;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设有烟道料位报警系统与刮板机,第一灰仓设有灰仓料位报警系统,下灰管道设有卸灰阀;烟道料位报警系统检测到烟道高料位时,刮板机与卸灰阀开启,将焦粉灰尘排入第一灰仓;灰仓料位报警系统检测到第一灰仓高料位时,输送装置开启,将焦粉灰尘输送至第二灰仓。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进行除灰,并输送出去统一处理,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除灰系统。
背景技术
干熄焦工艺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工艺方法。干熄焦工艺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进入60年代,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70年代,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改进;80年代,我国宝钢一期工程引进日本干熄焦技术,截止至2021年,我国已经投产运行的干熄焦装置已达350余套,其中重点钢铁企业的焦化干熄焦率由2005年的不足30%提高至90%。
随着能源供应短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飞涨,能耗成本已占钢铁生产成本的30%左右;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烧结、焦化、炼铁三个工序能耗占比总能耗超过50%以上,目前干法熄焦已成为最大的节能环保技术之一。
干熄焦锅炉为干法熄焦中重要的一个单元,干熄焦锅炉的稳定、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是,受干法熄焦工艺影响,焦粉灰尘会随着循环气体的流动,由干熄炉内带入干熄焦锅炉,最后在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沉积,随着焦粉灰尘的沉积过多,势必将减小烟道流通面积,增加流通阻力,影响锅炉稳定运行。因此需定期进行人工清理,耗时长,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而且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工作环境较恶劣,且存在扬尘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除灰系统,对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进行除灰,并输送出去统一处理,利于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除灰系统,所述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通过下灰管道与第一灰仓相连,第一灰仓通过输送装置与第二灰仓相连;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设有烟道料位报警系统与刮板机,第一灰仓设有灰仓料位报警系统,下灰管道设有卸灰阀;烟道料位报警系统检测到烟道高料位时,刮板机与卸灰阀开启,将焦粉灰尘排入第一灰仓;灰仓料位报警系统检测到第一灰仓高料位时,输送装置开启,将焦粉灰尘输送至第二灰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输送装置为气力输送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卸灰阀为旋转密封卸灰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下灰管道竖向设置,第一灰仓位于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底部,下灰管道顶端与干熄焦锅炉底部烟道相连,下灰管道底端与第一灰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灰仓为二次除尘器灰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39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保温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疗器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