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自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74354.7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52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恋;孙杰;赵欣;刘亢;张莉;杨昊睿;徐小涛;袁建江;牛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A62B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朱威武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自救 | ||
本申请涉及井下安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井下自救器。井下自救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报警定位组件和插销,下壳体的一端与上壳体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上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上插销座,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下插销座,报警定位组件安装于下壳体,报警定位组件适于发出报警信号和定位信号,插销安装于上插销座且可相对于上插销座移动,插销通过连接件与报警定位组件的触发端连接,插销可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锁定状态,插销与下插销座连接,在解锁状态,插销往远离下插销座的方向移动,以带动连接件触发报警定位组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自救器,使得井下自救器还具有报警功能和定位功能,增加了井下自救器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井下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井下自救器。
背景技术
自救器是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遇到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突发状况时,有效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可随身携带呼吸保护器具。
相关技术中的自救器大多只有呼吸防护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当发生事故时,井上人员可能会无法及时得知出现了紧急情况,也难以得知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井下自救器,使得井下自救器还具有报警功能和定位功能,增加了井下自救器的功能,使得井上人员可以及时的得知井下出现了紧急情况,并清楚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便于快速展开救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自救器,包括:
上壳体;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下壳体的另一端可相对于所述上壳体的另一端转动,所述上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上插销座,所述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下插销座;
报警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壳体,所述报警定位组件适于发出报警信号和定位信号;
插销,安装于所述上插销座且可相对于所述上插销座移动,所述插销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报警定位组件的触发端连接,所述插销可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插销与所述下插销座连接,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插销往远离所述下插销座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件触发所述报警定位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自救器,在没有出现紧急情况时,插销处于锁定状态,插销的一部分位于上插销座,另一部分位于下插销座,使得上壳体的另一端无法相对于下壳体转动,即此时井下自救器处于闭合状态。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井下作业人员需要打开井下自救器,井下作业人员对插销施加一个向上的外力,使得插销相对于上插销座往上移动,插销逐渐远离下插销座并处于解锁状态,此时上壳体可相对于下壳体转动,井下作业人员可以打开井下自救器。而在插销向上移动时,会拉动连接件,由于连接件与报警定位组件的触发端连接,连接件被拉动时会触发报警定位组件,使得报警定位组件向外发出报警信号和定位信号,实现了自动向井上发送报警信号和定位信号。进而使得井下自救器还具有报警功能和定位功能,增加了井下自救器的功能,使得井上人员可以及时的得知井下出现了紧急情况,并清楚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便于快速展开救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插销座包括上安装板和上限位块,所述上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上限位块安装于所述上安装板,所述上限位块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下插销座包括下安装板和下限位块,所述下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下限位块安装于所述下安装板,所述下限位块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限位腔,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至少一部分所述插销位于所述通孔,至少一部分所述插销位于所述限位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销靠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柱,所述上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柱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限位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销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定位组件的触发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74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母线槽
- 下一篇:面碗输送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