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冶金反应联合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79454.9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曾贤勇;崔振涛;帅波;胥可乐;赵英桥;杨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域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冶金 反应 联合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湿法冶金涉及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湿法冶金反应联合分离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部设置有反应腔,反应腔的外围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盛装有导热介质,反应容器上还设置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用于对加热腔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腔外围的加热腔内盛装导热介质,以通过导热介质间接的对反应腔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基于导热介质所形成的加热区域能够覆盖反应腔内部的所有物料,因此能够使得反应腔内部的物料受热更加均匀,相较于采用位置固定的加热部件对反应腔进行加热而言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以及加热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物料在反应腔内反应时的反应效果,缩短物料在反应腔内反应时所需的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湿法冶金涉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法冶金反应联合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是一种将矿石、精矿等原料中的有价金属组分溶解在溶液中或以新的固相析出,以实现有价金属的分离、富集以及提取的技术。为了确保矿石、精矿等原料能够与相应的反应介质充分接触反应,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相应的反应容器,其中,为了使得添加至反应容器内部的物料能够充分反应,针对反应条件不同的物料往往所使用的反应容器也不尽相同,例如,部分物料往往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才具有良好的反应效果,因此对于此类物料往往需要使用具有加热功能的反应容器。
现有具有加热功能的反应容器所采用的加热方法大都是直接在反应容器的外壁设置加热部件(例如电加热板或电加热丝),以通过加热部件对反应容器进行加热,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0095925.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采用电加热板对反应容器进行加热的反应容器,尽管此类反应容器能够实现加热功能,然而由于加热部件在反应容器上的位置固定,且加热部件无法做到覆盖反应容器的所有区域,以至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靠近加热部件的部位加热温度较高,而远离加热部件的部位加热温度较低的情况,无法使得反应容器内部的物料均匀受热,同时加热过程较为缓慢,进而会影响最终的反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冶金联合反应分离装置,以至少克服现有具有加热功能的反应容器存在的加热部件位置固定所导致的加热不均匀、加热过程较为缓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湿法冶金反应联合分离装置,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内部设置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外围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盛装有导热介质,所述反应容器上还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用于对加热腔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容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以及顶盖,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顶盖用于密封外壳体和内壳体顶部的开口;
所述内壳体容置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作为反应腔,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电加热棒设置于顶盖上,所述电加热棒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至加热腔内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圆筒状,所述电加热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加热棒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进液管,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连接有阀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反应腔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
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套设有固定环,所述顶盖承载于固定环上,所述顶盖与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吊耳。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连接有出料阀,所述出料管与反应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域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域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79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配合连接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回填后的水下扫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