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和聚酯树脂的部分酸值和总酸值自动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80002.2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08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利;陈旺;康凯;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迪道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7/26;G01N1/28;G01N1/38;G01N1/4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汉林汇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50 | 代理人: | 刘临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塘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聚酯树脂 部分 酸值 自动 测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定仪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料和聚酯树脂的部分酸值和总酸值自动测定仪,包括:PLC、测试结构、试剂引入结构、搅拌水解结构、酸值检测结构、红外检测结构、温度探针、冷凝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PLC控制第一引入组件、红外检测组件以及第二引入组件,对待测物进行溶解,而后可以通过第三引入组件对待测物进行部分酸值检测,或通过搅拌水解结构对待测物进行加热水解,再通过第三引入组件对待测物进行总酸值检测,从而分别实现对待测物的部分酸值检测和总酸值检测,解决现有技术中石油类产品酸值测定仪不具有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区别测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定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料和聚酯树脂的部分酸值和总酸值自动测定仪。
背景技术
塑料和聚酯树脂在各领域被广泛的运用,为了检验塑料和聚酯树脂的质量,需要对塑料和聚酯树脂进行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
现有的大部分酸值测定仪都是采用的光电传感器进行滴定过程和终点的控制,该方法不适用与本来就含有颜色的塑料和聚酯树脂的酸值测定,因为该类检测样品溶解后通常含有一定颜色,会影响光电传感器的终点判断,造成酸值测定误差,而目前专门用于石油产品类的酸值测定仪不具有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区别测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和聚酯树脂的部分酸值和总酸值自动测定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石油类产品酸值测定仪不具有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区别测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和聚酯树脂的部分酸值和总酸值自动测定仪,包括:
PLC、测试结构、试剂引入结构、搅拌水解结构、酸值检测结构、红外检测结构、温度探针、冷凝管;
所述试剂引入结构与所述测试结构连通,所述试剂引入结构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测试结构用于放置待测物,所述待测物为塑料或聚酯树脂,所述试剂引入结构用于在所述PLC的控制下向所述测试结构引入试剂;
所述试剂引入结构包括第一引入组件、第二引入组件以及第三引入组件,所述第一引入组件用于向所述测试结构引入甲苯-乙醇溶液,所述第二引入组件用于向所述测试结构引入丙酮试剂,所述第三引入组件用于向所述测试结构引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所述测试结构设置在所述搅拌水解结构中,所述搅拌水解结构用于对所述测试结构中的所述待测物、所述甲苯-乙醇溶液以及所述丙酮试剂进行搅拌溶解,以对所述待测物进行部分酸值检测,所述搅拌水解结构用于对所述测试结构中的所述待测物和所述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加热水解,以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总酸值检测;
所述酸值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测试结构中,所述酸值检测结构与PLC电连接,所述酸值检测结构用于对所述测试结构内部进行酸值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PLC;
所述红外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测试结构的外侧两端,所述红外检测结构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红外检测结构用于对与所述甲苯-乙醇溶液搅拌溶解后的所述待测物进行透光率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PLC;
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测试结构上,所述冷凝管用于在加热水解过程中进行溶剂冷凝;
所述温度探针设置在所述测试结构上,所述温度探针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温度探针用于对待测物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PL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结构包括滴定瓶和上盖;
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滴定瓶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入组件包括第一容器、第一压力泵以及第一精密流量计;
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测试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储存所述甲苯-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迪道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迪道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80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