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02232.4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5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跃;邹建明;查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电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套 绝缘 褶皱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由内至外包括线芯、防弹丝缠绕带和绝缘护套,所述线芯包括若干绞合的芯线以及填充在芯线间隙的填充带,所述防弹丝缠绕带螺旋缠绕于所述线芯上,所述防弹丝缠绕带的螺旋节距小于所述芯线的绞合节距,所述绝缘护套包覆于所述线芯和所述防弹丝缠绕带外并与所述芯线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电缆绝缘护套褶皱导致的快速磨损,增加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
背景技术
一般电缆包括有芯线和外护套,芯线成缆后直接押出外护套,但是这种结构芯线成缆抗拉强度也不高,难以符合高次数的摇摆测试要求。为了提高芯线成缆后的抗拉强度,现有技术在芯线成缆时必须增加填充,增加整体抗拉,而为了保证电缆的圆整度及整体抗拉力,电缆的填充物需要用包带进行固定,也就是在芯线成缆后绕包一层包带,再押出外护套。缺点是包带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导致外层电缆护套押出后出现蓬松,其次包带固定会导致外层护套绝缘与芯线不能直接接触,存在空隙,最终导致电缆在折弯的时候,外层绝缘出现褶皱,降低电缆使用寿命,也会无法达到高次数的摇摆测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解决护套褶皱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由内至外包括线芯、防弹丝缠绕带和绝缘护套,所述线芯包括若干绞合的芯线以及填充在芯线间隙的填充带,所述防弹丝缠绕带螺旋缠绕于所述线芯上,所述防弹丝缠绕带的螺旋节距小于所述芯线的绞合节距,所述绝缘护套包覆于所述线芯和所述防弹丝缠绕带外并与所述芯线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防弹丝缠绕带的螺旋节距为所述芯线的绞合节距的0.1至0.8倍。过小的螺旋节距虽然能很好固定芯线和填充带,但是会减少护套与芯线的接触面,不利于护套抗皱,并且也不利于防弹丝发挥抗拉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防弹丝缠绕带的缠绕方向与所述芯线的绞合方向相反。与芯线绞合方向相反进行螺旋缠绕可以增大螺旋节距提升抗拉性能同时能保证对芯线和填充带的有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防弹丝缠绕带为50D至100D。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采用防弹丝缠绕带代替包带,以较大的节距(相比于包带的完全包裹)进行缠绕使绝缘护套可以与芯线紧密接触,使电缆中的填充带与芯线能充分固定的同时,与外层绝缘护套更加紧密无间隙,同时防弹丝缠绕带的抗拉性能好,不但解决了电缆蓬松,绝缘护套磨损问题,还提升了1.5倍的电缆抗拉作用,大大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能满足摇摆测试要求,也更容易对电缆需要加工端进行折弯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说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说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实施例1,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护套绝缘防褶皱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线芯1、防弹丝缠绕带2和绝缘护套3,其中线芯1是由三条芯线11和三条填充带12共同绞合而成,芯线11由中心导体11a和包覆在导体11a上的绝缘层11b组成。填充带12则位置芯线11之间,填充带12由多根纤维组成,一方面是用于填充芯线11间的空间提升线芯1的圆整度,另外一方面可以采用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纤维以提升电缆整体的抗拉性能。芯线11与填充带12在绞合时以4cm为节距进行顺时针绞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电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电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02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的内轮廓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角钢生产的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