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涎液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04204.6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4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凡;郭辅政;王振洲;刘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4;A61B90/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葛鹏飞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涎液收集器,包括吸液垫,为垫设于牙齿前侧口腔中的医用泡沫敷料垫;牙齿夹板,为均匀间隔排布于吸液垫上沿上的多个,每一牙齿夹板均呈开口朝下的倒U形结构,适配卡夹于口腔中的下排牙齿上;吸液管架,由埋设于吸液垫内的多根多侧孔引流管构成,多侧孔引流管呈横纵交叉排布;引流软管,进液端与吸液管架相连通,其出液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抽吸泵,其上具有一吸液管路和一排液管路,吸液管路的进液端设置有与第一接头适配对接的第二接头,吸液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轻松实现口腔涎液的自动化持续收集,避免患者口腔内涎液积聚,降低误吸风险,减少擦拭口角涎液的护理工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涎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口腔涎液是人的唾液中质地较清稀的部分,为无色透明稀薄的偏酸性液体。涎液在口腔、咽喉部和上胃肠道局部和系统性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起到机械清洗口腔以减少细菌积聚的作用,并能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
涎液分泌受神经、激素、烟草、酒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涎液里含有水分和大量电解质,口腔涎液经口流失过多会导致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口腔涎液的收集和回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临床上部分口腔涎液分泌较多的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其自身无法擦拭或排出,因此口腔涎液常会含在口腔内或延口角流出,需要医护人员频繁的用吸痰管进行吸引排除,而流出口角的则需用纸巾擦拭。吸痰管吸引无法做到持续吸引,一旦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无法及时护理,就会导致患者口腔内涎液积聚,增加误吸风险,进而增大护理工作量,加重患者费用支出。另外,延口角流出的涎液一旦未及时擦拭,还会增大污染颈部中心静脉置管的风险,增加中心静脉导管换药频率,提升局部皮肤失禁性皮炎/皮肤淹红破溃感染的风险,加重患者费用支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涎液收集器,该口腔涎液收集器主要用于行动无法自理的气管插管患者,能够持续收集患者的口腔涎液,并且还能再次回输至患者的胃肠道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腔涎液收集器,包括:
吸液垫,为垫设于牙齿前侧口腔中的医用泡沫敷料垫;
牙齿夹板,为均匀间隔排布于所述吸液垫上沿上的多个,每一所述牙齿夹板均呈开口朝下的倒U形结构,适配卡夹于口腔中的下排牙齿上;
吸液管架,由埋设于所述吸液垫内的多根多侧孔引流管构成,所述多侧孔引流管呈横纵交叉排布;
引流软管,进液端与所述吸液管架相连通,其出液端设置有第一接头;
抽吸泵,其上具有一吸液管路和一排液管路,所述吸液管路的进液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头适配对接的第二接头,吸液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牙齿夹板将吸液垫固定于气管插管患者牙齿前侧的口腔中,从而能够利用埋设于吸液垫内的吸液管架,配合抽吸泵,轻松实现口腔涎液的自动化持续收集,避免患者口腔内涎液积聚,降低误吸风险,减少擦拭口角涎液的护理工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还可通过连通于抽吸泵上的排液管路来将收集的口腔涎液再次引流回输至患者胃肠道内,减少患者体液流失,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等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为适配螺接的螺纹接头,从而在方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适配对接的同时,能够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更加紧固,保证连通的同时又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04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铝结痂料破碎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元前驱体滤饼破碎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