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藻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44447.2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0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谷文学;谷承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吴尧晓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船体内壁连接有传输装置,船体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顶端滑动连接有盖板,船体远离收集槽一端对称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连接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连接有保护装置,下方的固定环内壁连接有底座,底座转动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安装在船体侧壁,安装柱侧壁连接有多个连接扇。当第二电机工作,带动两个连接的安装柱和连接扇一起相对转动,带动水流,形成小型的涡流,使前方的蓝藻向着中心的传输装置移动,传输装置将蓝藻传输收集到收集槽内,操作简单,增大对于蓝藻的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藻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藻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蓝藻水华成为我国浅水湖泊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根据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采取相应蓝藻水华治理技术,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蓝藻大面积爆发会导致沉水植物难以生长;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他生物缺氧死亡;局部湖区大量堆积死亡,破坏水源地水质;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与人类健康。
常见的一些蓝藻打捞装置,需要主动去在水面行驶较久才能打捞完,对于蓝藻的收集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提高蓝藻收集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蓝藻打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壁连接有传输装置,船体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顶端滑动连接有盖板,船体远离收集槽一端对称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连接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连接有保护装置,下方的固定环内壁连接有底座,底座转动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安装在船体侧壁,安装柱侧壁连接有多个连接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船体内壁的连接杆,连接杆转动连接传送带,船体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连接杆连接,传送带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连接在两个固定环之间的保护环,保护环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扇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柱与位于下方的连接杆位置持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圆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二电机工作,带动两个连接的安装柱和连接扇一起相对转动,带动水流,形成小型的涡流,使前方的蓝藻向着中心的传输装置移动,传输装置将蓝藻传输收集到收集槽内,操作简单,增大对于蓝藻的收集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上的第一通孔在对于蓝藻传输过程中可以将水分流出,传送带倾斜设置也便于了水的排出。保护内部的连接扇损坏,第二通孔可以便于水分的排出。
3、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便于连接扇的转动,避免水流过快对连接扇造成损坏。便于安装柱转动带动水流流向传输装置位置。避免底座造成积水,加强水流的排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44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连接器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车载分体式激光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