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学习左心耳封堵操作的心脏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45415.4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1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卢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23/34;G09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曲超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学习 心耳 封堵 操作 心脏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学习左心耳封堵操作的心脏模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底壳;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监控摄像头和第二监控摄像头,设置第二视频显示器和第三视频显示器,能够对封堵器封堵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反映,以便医生实操过程中调整,同时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第一压力显示器和第二压力显示器,能够对封堵器封堵操作过程中左心耳模型内的压力值和冠状动脉回旋支模型的外壁压力值进行实时反映,以便医生实操过程中评估操作安全性,而且设置第三监控摄像头、第一视频显示器、颜料箱和水泵,能够对封堵效果进行检验,三者相结合,能够快速提高医生的封堵技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学习左心耳封堵操作的心脏模型。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
随着解剖及病理学研究的深入,现已证实房颤时血栓主要形成于房颤患者的左心耳,传统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具有出血风险、相关用药禁忌、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往往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抗凝效果;即使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部分房颤患者仍将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而外科手术切除左心耳具有创伤大、风险大、并发症多等弊端,多数在外科开胸进行其他手术同时行左心耳切除,也不能在临床推广;左心耳封堵术以其微创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在减少房颤血栓栓塞中的作用日益被关注。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医学院在进行左心耳封堵实操学习时一般采用现有心脏模型进行,现有心脏模型不具备封堵实操监测功能,导致医生学习左心耳封堵操作的时间延长,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学习左心耳封堵操作的心脏模型,具有能够快速提高医生封堵技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学习左心耳封堵操作的心脏模型,包括:操作底壳,所述操作底壳的外壁依次固接有控制器、第三视频显示器、第二视频显示器、第一视频显示器、第二压力显示器和第一压力显示器,所述操作底壳的内部放置有由硅胶制成的心脏模型,所述心脏模型包括右心房模型、与右心房模型连接的上腔静脉模型和下腔静脉模型、与右心房模型连接的右心室模型、与右心室模型连接的肺动脉模型、与肺动脉模型连接的肺静脉模型、与肺静脉模型连接的左心房模型、与右心房模型和左心房模型连接由软皮革制成的房间隔模型、与左心房模型连接的左心耳模型和左心室模型以及与左心耳模型和左心室模型连接的冠状动脉回旋支模型,所述右心房模型的内部固接有第二监控摄像头,所述上腔静脉模型和下腔静脉模型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操作底壳内,所述左心房模型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监控摄像头,所述左心耳模型远离左心房模型的壁面分别错开固接有第三监控摄像头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冠状动脉回旋支模型上靠近左心耳模型的侧壁固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下腔静脉模型的内部放置有封堵器,封堵器的封堵头依次穿过右心房模型、房间隔模型和左心房模型进入左心耳模型内进行封堵,第二监控摄像头、左心房模型、第三监控摄像头、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间导线连接,第二监控摄像头与第三视频显示器、第一监控摄像头与第二视频显示器以及第三监控摄像头与第一视频显示器间导线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显示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压力显示器间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底壳的内部位于远离心脏模型的一侧固接有颜料箱,所述颜料箱的顶端固接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与颜料箱固接,水泵的出水端与左心耳模型靠近左心房模型的侧壁固接,水泵与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房间隔模型与右心房模型以及左心耳模型与左心房模型间装配有可拆装机构,使房间隔模型与右心房模型以及左心耳模型与左心房模型间具有可拆装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45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分体式激光器冷却装置
- 下一篇:手持式黑烟抓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