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用悬挑部浇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53471.2 | 申请日: | 202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浪成杰;王志禹;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G17/00;E04G17/16;E04G3/3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爬升 用悬挑部 浇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用悬挑部浇筑结构,包括若干托架,托架安装在施工层底层梁体外侧,托架上设置有穿筋孔,第一主楞通过穿筋孔转动连接在若干托架上;第一主楞上连接有若干次楞,次楞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主楞;次楞上侧安装有第一模板,第一模板靠近底层梁体一侧铰接有第二模板;第二主楞两端向第一模板外侧延伸并设置有吊耳,吊耳上连接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通过钢丝绳转动第一主楞时,实现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和向上翻转,避免悬挑部影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向上爬升;同时,通过向外翻转第二模板,避免了第二模板内侧与结构主体外侧相撞,对主体结构产生磕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模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用悬挑部浇筑结构。
背景技术
附着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灵活性较差,架体搭设完成后,外形尺寸一成不变,仅适用于标准层作业,对于非标准层难以进行施工作业;但是,在现有建筑结构中,为增加结构主体的美观性、实用性、多功能性等要求,经常会在结构中增加非标准的悬挑部,例如空调板、悬挑平台等结构,附着升降脚手架遇到带有凸起构件的非标准层,只能取消使用外爬架、采用后做的方法进行施工,后做法由于外部已经没有升降脚手架,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在外侧重新搭设施工平台及防护脚手架,施工完毕后再将施工平台拆除的做法,施工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施工过程过于繁琐,不利于施工工期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悬挑构件浇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用悬挑部浇筑结构,施工层的底层梁体上预留有第一螺栓孔,上层梁体上预留有第二螺栓孔,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托架和第一主楞,托架通过第一螺栓孔安装在施工层底层梁体外侧,托架上设置有穿筋孔,第一主楞通长设置,通过穿筋孔转动连接在若干托架上;第一主楞上连接有若干次楞,次楞垂直于第一主楞设置,次楞另一端平行于第一主楞安装有第二主楞;次楞上侧安装有第一模板,第一模板靠近底层梁体一侧铰接有第二模板;第二主楞两端向第一模板外侧延伸并设置有吊耳,吊耳上连接有钢丝绳,拉拽钢丝绳时,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沿第一主楞翻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实用新型中悬挑部浇筑结构,通过钢丝绳转动第一主楞时,实现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和向上翻转,避免悬挑部影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向上爬升,爬升后,放平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即可进行悬挑部浇筑,无需搭设外侧施工平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铰接设置,通过向外翻转第二模板,避免了第二模板内侧与结构主体外侧相撞,对主体结构产生磕碰、磨损,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第二螺栓孔中设置有对拉螺栓,钢丝绳倾斜向上,连接在对拉螺栓上。
钢丝绳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花篮螺栓连接;通过花篮螺栓调节钢丝绳长短,从而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翻转为不同角度。
钢丝绳从外侧贯穿第二螺栓孔,绑扎于结构内侧任一构件上;在结构主体内部拉拽钢丝绳,实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翻转,操作更加安全。
托架包括贴合在底层梁体外侧的水平部和垂直于水平部的竖直部,水平部和竖直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穿筋孔设置于竖直部下侧;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水平部上设置有连接孔,竖直部上固接有锁链,锁链另一端固接有连接螺栓;浇筑结束后,从结构内侧拆卸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脱出后与竖直部相连,避免连接螺栓高空坠落,危害行人安全,同时保证了构件能够周转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534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加压釜上排料阀使用寿命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底面发光电动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