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棒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93095.X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任青;袁朝伟;王辛成;薛峰平;吕东起;温永韶;赵学程;吕红斌;周政华;王峰;李海清;胡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5/35;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徐伟伟 |
地址: | 04330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棒打磨机,包括机架,机架顶部前侧设置轨道、后侧设置铝棒旋转装置;轨道顶部滑动设置平台,平台顶部设置磨头进给装置,磨头进给装置连接磨头,平台连接平台移动装置,平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平台沿轨道左右移动,磨头进给装置用于驱动磨头在平台上前后移动、旋转;铝棒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及平行于轨道的两根主动、从动旋转轴,两根主动旋转轴通过中间传动轴连接,两根从动旋转轴设在两根主动旋转轴后侧,各旋转轴两端均连接有滚轮,旋转驱动装置与中间传动轴或主动旋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铝棒的自动高效高精度稳定打磨,且适应性较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及操作成本均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棒打磨机。
背景技术
用于制作手机壳的铝合金棒在表面应无水痕且无铁锈、铝屑等其它杂物,从而需要对铝棒进行打磨。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打磨及机器打磨两种方式。其中,人工打磨铝棒的精度虽然较高,但是效率较低,尤其在铝棒直径超过300mm时,人工转动铝棒尤其费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现有铝棒打磨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只能加工一种规格的铝棒,适应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棒打磨机,能够实现铝棒的自动高效高精度稳定打磨,且适应性较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及操作成本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棒打磨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前侧设置有轨道3、后侧设置有铝棒旋转装置;所述轨道3顶部滑动设置有平台2,所述平台2的顶部设置有磨头进给装置,所述磨头进给装置连接有磨头6,所述平台2连接有平台移动装置,所述平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平台2沿所述轨道3左右移动,所述磨头进给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磨头6在所述平台2上前后移动、旋转;所述铝棒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及平行于所述轨道3的两根主动旋转轴12、两根从动旋转轴13,两根主动旋转轴12共轴且通过中间传动轴14连接,两根从动旋转轴13共轴且分别设置在两根主动旋转轴12的后侧,两根主动旋转轴12的两端均连接有主动滚轮10,两根从动旋转轴13的两端均连接有从动滚轮11,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中间传动轴14或主动旋转轴12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间传动轴14或主动旋转轴12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移动装置包括平台移动电机15、平台移动减速机、卷筒、四个滑轮16;所述卷筒设置在所述轨道3中间下方且轴线垂直于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轴线,所述卷筒的转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支承在机架1上,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并缠绕有一根钢丝绳17,所述滑轮16两个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3的左右两侧,每组滑轮16中一个滑轮16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座支承在所述轨道3对应侧的下方所述机架1上、另一个滑轮16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座支承在所述轨道3对应侧的顶部,两根钢丝绳17的缠绕方向相反且另一端均从所述轨道3下方依次绕过对应侧的两个滑轮16后与所述平台2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所述平台移动电机15与所述平台移动减速机连接,所述平台移动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卷筒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磨头进给装置包括磨头进给电机4、磨头传动机构、手动滑台5;所述手动滑台5滑动设置在所述平台2的顶部,所述手动滑台5可在所述平台2上前后滑动,所述磨头进给电机4固定在所述手动滑台5的顶部,所述磨头进给电机4与所述磨头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磨头传动机构与所述磨头6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磨头传动机构包括主动皮带轮7、从动皮带轮8,所述磨头进给电机4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皮带轮7的转轴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7与所述从动皮带轮8通过皮带9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8的转轴与所述磨头6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磨头进给装置、磨头6均有两个,两个磨头进给装置的手动滑台5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台2的顶部两侧,两个磨头进给装置的磨头传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磨头6的转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93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隔音防护板
- 下一篇:一种齿轮减速多点位均匀受力的转向器减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