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03844.2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2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B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2 | 代理人: | 宁丽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科 血液 采集 装置 | ||
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侧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的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后侧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主动轴左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侧设置有第一束缚扇形板和第二束缚扇形板。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在采集患者血液过程汇中,尤其是儿童患者,常常出现不配合的现象,造成针头飞出,需要进行二次采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查、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实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内容;医护人员采血时,用橡皮管勒紧,然后将针头插入血管中,在采集患者血液过程汇中,尤其是儿童患者,常常出现不配合的现象,造成针头飞出,需要进行二次采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所以急需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在采集患者血液过程汇中,尤其是儿童患者,常常出现不配合的现象,造成针头飞出,需要进行二次采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侧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的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后侧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主动轴左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侧设置有第一束缚扇形板和第二束缚扇形板。
所述主动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侧与所述放置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上侧与所述第一束缚扇形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束缚扇形板下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放置箱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束缚扇形板和到所述第二束缚扇形板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动板,所述放置箱左侧开有导动槽,所述导动板均与所述导动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束缚扇形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均匀、大小相同的短轴,所述第二束缚扇形板左侧开有滑槽,所述短轴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放置箱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均匀的限位杆,所述坐板上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患者胳膊放置到所述第一束缚扇形板和第二束缚扇形板的位置后,通过转动所述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带动主动轴转动, 主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第一束缚扇形板转动的同时,主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二束缚扇形板转动,从而对患者的胳膊进行固定,便于医务人员进行化患者血液的采集。
所述限位杆便于第一束缚扇形板和第二束缚扇形板的运动,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的抽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的坐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的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的主动轴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03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