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高强度裸岩地层钻进的冲击钻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67421.7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商卫东;张西坤;丁元寄;冯彦华;于世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冀建勘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36 | 分类号: | E21B10/36;E21B10/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钺天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5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琼山大***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地层 钻进 冲击钻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高强度裸岩地层钻进的冲击钻钻头,属于岩石钻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锤身和多个锤爪,多个锤爪均匀分布于锤身的切削端圆周向,相邻两个锤爪之间设置有泥浆排出口,锤身和锤爪的切削端均设置有锤牙,锤牙包括内圈锤牙和多个外圈锤牙,内圈锤牙的高度小于外圈锤牙的高度,内圈锤牙位于锤身底部中央位置且与锤身一体成型形成,多个外圈锤牙均匀设于多个锤爪底端,多个外圈锤牙组合形成圆形,锤身上端连接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在高强度裸岩地层钻进的冲击钻钻头,解决使用冲击钻钻头钻进高强度裸岩地层时钻进工效低的技术问题,具有在高强度裸岩地层时钻进,提高工效,不受地质条件影响,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石钻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高强度裸岩地层钻进的冲击钻钻头。
背景技术
某湖区湖底存在地质情况复杂,岩层为花岗岩,质地坚硬(最高可达120.7MPa),部分区域淤泥、黏土等覆盖层较少,且存在岩石高出湖底和岩石倾角较大的问题。在搭设栈桥、平台时,对于这一区域的钢管桩,单纯使用振锤,钢管无法进入要求位置。若使用冲击钻钻孔施工,技术要求钻进入硬岩不少于1米,孔径为630cm,但是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钻进工效很低,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因此就需要对现有使用的冲击钻钻头进行改进,以使其能适合该种地质条件的钻孔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强度裸岩地层钻进的冲击钻钻头,旨在解决使用冲击钻钻头钻进高强度裸岩地层时钻进工效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在高强度裸岩地层钻进的冲击钻钻头,包括锤身和多个锤爪,多个所述锤爪均匀分布于所述锤身的切削端圆周向,相邻两个所述锤爪之间设置有泥浆排出口,所述锤身和锤爪的切削端均设置有锤牙,所述锤牙包括内圈锤牙和多个外圈锤牙,所述内圈锤牙的高度小于所述外圈锤牙的高度,所述内圈锤牙位于所述锤身底部中央位置且与所述锤身一体成型形成,多个所述外圈锤牙均匀设于多个所述锤爪底端,多个所述外圈锤牙组合形成圆形,所述锤身上端连接有钢丝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锤身底部固定连接有排屑板,在所述锤身旋转钻进过程中,所述排屑板用于拨动被所述锤牙切削的岩屑沿所述锤身径向从内向外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屑板为多个且组合形成圆形,围绕所述内圈锤牙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屑板呈弧形结构,位于所述内圈锤牙和所述外圈锤牙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屑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内圈锤牙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锤身内部设置有过水孔,所述锤身上端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过水孔内穿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上端连通所述旋转接头下端、下端伸出所述过水孔下端,所述旋转接头上端用于连接供水管的一端,所述供水管另一端用于连通泵水组件,所述泵水组件用于通过所述供水管向所述水管内泵水,进而朝向所述锤身下方岩层喷淋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管下端伸出所述过水孔的长度小于所述内圈锤牙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锤身外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PDC切削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圈锤牙和所述外圈锤牙均为呈多边形的柱体,所述外圈锤牙与所述锤爪焊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圈锤牙的高度比所述外圈锤牙的高度小3-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冀建勘集团(海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冀建勘集团(海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67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及其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免疫细胞的运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