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胶防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83698.9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7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鑫;王鸿达;柴孟立;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任燕妮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胶防脱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胶防脱结构,涉及包胶领域。旨在改善包胶与工件防脱效果不好的问题。包胶防脱结构包括工件以及包胶,工件的表面设置有防脱件,防脱件与工件的表面呈夹角设置,防脱件上开设有容纳空间;包胶包覆在工件的表面上,且包胶包覆防脱件,并填充容纳空间。防脱件与工件的表面呈夹角设置,包胶包覆防脱件,防脱件类似倒钩状,能够勾住防脱件,防止脱胶,在防脱件上开设容纳空间,包胶填充容纳空间,能够进一步减小包胶脱开的可能性,防脱件与容纳空间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防脱效果。防脱件对包胶还具有支撑作用,有助于防止包胶塌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胶防脱结构。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很多产品为了增加美观或其手感,在塑料件外面会再包一层软胶。但一般软胶原料通常是无法与塑料件粘在一起导致脱胶。故现市面上防脱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软胶原料里添加粘合剂,促使软胶和塑料件能粘在一起,其缺点粘合剂会影响软胶的外观,此方法是现市面上用的最多的方案;第二种是在包软胶的时候在塑料件易脱胶处涂化学剂,也能促使软胶和塑料件粘在一起,其缺点是涂过化学剂后无法满足环保要求,此方案用的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包胶防脱结构,其能够改善包胶与工件防脱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胶防脱结构,包括工件以及包胶,所述工件的表面设置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与所述工件的表面呈夹角设置,所述防脱件上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包胶包覆在所述工件的表面上,且所述包胶包覆所述防脱件,并填充所述容纳空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包胶防脱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防脱件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容纳空间为开设在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槽,和/或所述容纳空间为开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槽。
可选地,所述防脱件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容纳空间为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中心线沿所述工件的设置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防脱件呈环状,所述防脱件沿所述工件的外周环绕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脱件包括沿所述防脱件的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以及第三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沿所述工件的表面延伸,所述第三环状部与所述工件的表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环状部呈弧形状,所述第一环状部以及所述第三环状部通过所述第二环状部平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纳空间沿所述防脱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脱件呈板状。
可选地,所述包胶设置有容纳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的防脱轴;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包裹所述防脱件,所述防脱轴用于填充所述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为通孔;
所述容纳槽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槽壁以及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以及所述第二槽壁用于对所述防脱件的两端进行限位;所述防脱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槽壁以及所述第二槽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防脱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包胶防脱结构,包括工件以及包胶,工件的表面设置有防脱件,防脱件与工件的表面呈夹角设置,防脱件上开设有容纳空间;包胶包覆在工件的表面上,且包胶包覆防脱件,并填充容纳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83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控联屏铝骨架矫形工装、矫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