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日夜共焦镜头及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19668.9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4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超;鲍康倩;王浩;肖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4;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刘锡滨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夜 镜头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日夜共焦镜头及成像装置,所述日夜共焦镜头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焦度为负的第一凸凹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二双凸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三双凸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四凹凸透镜,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总长控制在22.4mm以内,光圈值F满足1.6≤F≤2.0,支持1/2.7英寸的像面,在弱光下也可清晰成像,所述日夜共焦镜头通过合理减少透镜数量,可实现低成本且轻量化,通过四个透镜的光焦度以及形状的合理设置,可以实现FNO 1.6大光圈,同时解像力达到4M,在大光圈下保证高分辨率,以提供一种低成本、大光圈、能日夜共焦的小型日夜共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夜共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模具加工水平越来越高,消费市场对镜头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逐渐在提高。目前低成本、高像素,大光圈,红外共焦性能好,能适应温差较大环境的光学镜头已成为消费市场的追求目标,但很多同类产品镜片较多,玻璃的使用比例较大,不利于大量推广定焦镜头在市场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日夜共焦镜头及成像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低成本、大光圈、能日夜共焦的小型日夜共焦镜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日夜共焦镜头,所述日夜共焦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日夜共焦镜头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焦度为负的第一凸凹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二双凸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三双凸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四凹凸透镜;所述第一凸凹透镜凹面朝向像侧设置,所述第四凹凸透镜凹面朝向物侧设置;
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22.4mm,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光圈值为F,且1.6≤F≤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双凸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双凸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凹凸透镜的焦距为f4,其中:
-5.0f1-6.2;
7.4f28.5;
4.8f35.8;
-9.0f4-7.8。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透镜的折射率为n1,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双凸透镜的折射率为n2,色散系数为v2,所述第三双凸透镜的折射率为n3,色散系数为v3,所述第四凹凸透镜的折射率为n4,色散系数为v4,其中:
1.54≤n1≤1.56;52.0≤v1≤58.0;
1.50≤n2≤1.62;68.0≤v2≤73.0;
1.52≤n3≤1.55;52.0≤v3≤58.0;
1.60≤n4≤1.75;19.0≤v4≤2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透镜、所述第三双凸透镜和所述第四凹凸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二双凸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透镜的直径为D1,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其中,D1/TTL<0.45。
可选地,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像面直径IC满足:6mm≤IC≤7.0mm。
可选地,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为EFL,所述日夜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其中,TTL/EFL≤5.5。
可选地,所述日夜共焦镜头自物侧到像侧依次还包括光阑、保护玻璃和感光芯片,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凸凹透镜和所述第二双凸透镜之间,所述保护玻璃和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第四凹凸透镜靠近像侧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保护玻璃设置为平板滤光片,所述平板滤光片包括能够滤除红外光通过可见光的第一滤光片和可见光红外光均可通过的第二滤光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19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翼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