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剂滴加瓶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64059.5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0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齐艳玲;李宁;回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18 | 分类号: | B65D47/18;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剂 滴加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剂滴加瓶,包括瓶身和安装在瓶身开口端的滴盖,滴盖包括插接部和一端固定在插接部顶部中心位置的滴管,滴管的另一端向远离插接部的方向延伸,滴管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滴管内部周壁上设置凸缘,凸缘一端置于滴管内,其另一端向插接部方向延伸直至置于插接部内,凸缘的内径小于滴管的内径,凸缘顶端与滴管顶端之间存在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试剂滴加瓶,设置在滴管内的凸缘内径小于滴管的内径,使得气泡在吸入滴管时滴管内壁的接触面变小,减小附着力,易于气泡脱离滴管内壁,防止气泡卡在滴管导致样液无法挤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试剂滴加瓶。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工作中抗原检测时,常规操作是将拭子采集到的样本放在加样瓶洗脱液中洗脱,洗脱之后再将加样瓶的瓶嘴装上,通过挤压加样瓶的瓶身将加样瓶中的样液滴加到测试试纸上进行检测。
在滴加样液时,往往需要滴加3-4滴样液以保证有充足的样本与试纸反应得到检测结果。由于瓶身大小和材质的限制,一次挤压通常不足以挤出足够数量的液滴,需要多次进行挤压操作。而在第一次挤压瓶身之后,瓶身由于被挤压的状态变为不受挤压的状态,其内部空间变大会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会被吸附在瓶嘴排液通道附近的内壁上,无法进入瓶身,这会导致在下一次挤压瓶身进行滴液时,附着在瓶嘴排液通道附近的内壁上的空气会先于样液被挤出,此时,与第一次挤压相同的瓶身形变大小无法将样液挤出,需要更大的挤压力度,更极端的情况下瓶身形变最大时仍无法挤出样液,为滴加样液带来困扰,影响加样瓶的易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试剂滴加瓶,以解决滴加瓶内液体在多次挤压的过程中难以挤出液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试剂滴加瓶,包括瓶身和安装在所述瓶身开口端的滴盖,所述滴盖包括插接部和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接部顶部中心位置的滴管,所述滴管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插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滴管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所述滴管内部周壁上设置凸缘,所述凸缘一端置于所述滴管内,其另一端向所述插接部方向延伸直至置于所述插接部内,所述凸缘的内径小于所述滴管的内径,所述凸缘顶端与所述滴管顶端之间存在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内径的直径为0.5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顶端内径与所述滴管内径之比为(1~3):5。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内径与所述凸缘高度之比为(0.5~2):2。
进一步的,沿所述凸缘纵向做截面,其内部截面呈矩形或等腰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与所述滴管二者的中心线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下部外周壁向所述插接部的中心轴线方向收缩,直至所述插接部底端外径小于所述瓶身开口端内径,使得所述插接部可顺利插入所述瓶身的开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上部外径不小于所述瓶身开口端内径,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瓶身开口端的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顶面向周侧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末端向所述插接部底部弯折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周壁与所述瓶身开口端外周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滴盖顶端通过盖帽密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试剂滴加瓶具有以下优势:
1.设置在滴管内的凸缘内径小于滴管的内径,使得气泡在吸入滴管时滴管内壁的接触面变小,减小附着力,易于气泡脱离滴管内壁,防止气泡卡在滴管导致样液无法挤出的问题;
2.凸缘的设置,可在多次挤压瓶身时不需要施加过多的挤压力度,便能将液体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64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废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套管及其储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