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于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升船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73648.X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5/00 | 分类号: | E02C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航道 布置 引航 道升船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垂直于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升船机,包括设于大坝下游侧的升船机,所述升船机上部与大坝上游水域之间分别设有上游进厢引航道和上游出厢引航道,所述升船机下部与大坝下游水域之间分别设有下游进厢引航道和下游出厢引航道;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减少船舶出厢与进厢之间的等待时间,从而显著提高升船机通航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船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垂直于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升船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升船机在上游和下游一般只各设置一条引航道,承船厢与上、下游对接时只有一侧与引航道连通。由于引航道通常只允许船舶单向航向,因此一般在距承船厢一定距离的引航道开阔处,设置靠船墩、趸船等作为船舶的待闸停靠点。船舶驶出承船厢后,需先经过待闸停靠点以让出航路,相反航向的船舶才能从待闸停靠点驶入承船厢,在这期间承船厢一般处于对接状态等待船舶进厢。在船舶数量较多需要排队过闸时,两个厢次之间的这一等待时间显著降低了升船机的通航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垂直于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升船机,能够大幅减少船舶出厢与进厢之间的等待时间,从而显著提高升船机通航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于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升船机,包括设于大坝下游侧的升船机,所述升船机上部与大坝上游水域之间分别设有上游进厢引航道和上游出厢引航道,所述升船机下部与大坝下游水域之间分别设有下游进厢引航道和下游出厢引航道。
优选地,所述升船机为全平衡垂直升船机,其土建结构包括4个塔柱,在塔柱之间设有承船厢及驱动承船厢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承船厢两侧设有可在对接时开启的船厢门。
优选地,所述承船厢垂直于自然航道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上游进厢引航道、上游出厢引航道、下游进厢引航道和下游出厢引航道均包括垂向航道和横向航道,其中垂向航道与自然航道方向垂直,横向航道与自然航道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上游进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和横向航道交汇处设置上游进厢转向区,所述上游出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和横向航道交汇处设置上游出厢转向区,所述下游进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和横向航道交汇处设置下游进厢转向区,所述下游出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和横向航道交汇处设置下游出厢转向区。
优选地,所述升船机设有4个闸首,包括位于上游高程靠右岸侧的上游右岸闸首、上游高程靠左岸侧的上游左岸闸首、下游高程靠右岸侧的下游右岸闸首和下游高程靠左岸侧的下游左岸闸首。
优选地,所述上游进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与上游右岸闸首连接,所述上游出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与上游左岸闸首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游进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与下游左岸闸首连接,所述下游出厢引航道的垂向航道与下游右岸闸首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游进厢引航道和上游出厢引航道由多个支撑结构架空布置,支撑结构横跨在下游进厢引航道和下游出厢引航道上的部分设有供船舶通过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引航道和承船厢双侧同步对接,使在船舶出厢后下一个厢次的船舶可立即进厢,从而大幅减少船舶出厢与进厢之间的等待时间,在船舶数量较多需要排队通过升船机的情况下,相比常规上、下游只各设置一条引航道的升船机,可显著提高升船机通航效率。
2、本实用新型当在上游或下游对接后,只有船舶进厢没有出厢时,出厢引航道一侧可不对接;当只有船舶出厢无进厢时,进厢引航道一侧可不对接,这样可以精简整个操作工序,进一步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垂直于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升船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73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薰机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全预混冷凝锅炉烟气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