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式断路器后背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77693.2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叶选镇;陈威挺;曾谊;童浩杰;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徐罗杨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断路器 后背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式断路器后背保护结构,包括底座、牵引杆和依次间隔设置于底座的A、B、C三相隔槽,并在A、B、C三相隔槽中分别安装有后备保护脱扣器;牵引杆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操作机构,并包括延伸设置在A相隔槽和C相隔槽中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到转轴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保证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随牵引杆转动的同轴度,动作一致性好,从而避免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产生较大的晃动量变化,这样方便校准产品参数,减小误差,以确保在断路器耐压分断试验中对A、C两相校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产品试验合格率,优化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式断路器后背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它做终端开关或支路开关,取代了过去常用的熔断器和闸刀开关。其中,电子式塑壳断路器使用电子脱扣器驱动断路器的机构动作,从而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但当线路中有特大短路电流通过时,电子式塑壳断路器需要经过主电路电流检测放大、信号转换的过程,才能给电子脱扣器触发断路器动作,故不能够极快地分断故障。
现有的做法是在电子式塑壳断路器中加装电磁式后备保护机构,通过后备保护装置推动断路器的牵引杆从而实现断路器的跳闸保护的目的,实现对特大短路电流的快速分断。现有塑壳断路器的一种后背保护机构,包括操作机构、牵引1和分别设置在断路器A、C两相上的后备保护脱扣器,牵引杆上设置有连接操作机构的转轴,并在牵引杆上间隔设有分别与A、C两相上后备保护脱扣器配合的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但第一支点到转轴中心的距离是明显大于第二支点到转轴中心的距离,导致在断路器耐压分断试验中(需要对牵引杆进行多次脱扣试验),由于第一支点设置距离较长后引起的晃动量较大,导致A、C两相校验时常不准,产品试验合格率低,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牵引杆上第一支点到转轴中心的距离要大于第二支点到转轴中心的距离,使第一支点有较大晃动量,导致A、C两相校验时常不准,产品试验合格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式断路器后背保护结构,包括底座、牵引杆和依次间隔设置于底座的A、B、C三相隔槽,并在A、B、C三相隔槽中分别安装有后备保护脱扣器;所述牵引杆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操作机构,并包括延伸设置在A相隔槽和C相隔槽中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设于所述转轴两端外,且两者到所述转轴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所述牵引杆与转轴为同轴心转动设置;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与A、C两相隔槽中的两个后备保护脱扣器相对应,且受到所述后备保护脱扣器驱动时带动所述牵引杆脱扣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牵引杆包括穿设有转轴的中间杆部,以及同轴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杆部两端的两个延伸杆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成型在两个延伸杆部的端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杆部内设置有安装空槽,并在所述安装空槽与中间杆部之间设置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可供转轴通过的转轴孔,所述中间杆部与转轴孔同轴心设置,所述操作机构具有穿伸至所述安装空槽中的两个机构板,所述转轴穿过定位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机构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勾抵在所述机构板上,其另一端勾抵在所述定位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杆部的底侧成型有与B相隔槽的后备保护脱扣器配合的第三支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牵引杆还包括由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杆部的端部向外延伸成型的脱扣部,所述脱扣部与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电子脱扣器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A、B、C三相隔槽中的后备保护脱扣器分别具有被触发时推动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转动的触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乾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77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