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手把的折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38153.0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金俸奭;邱敬恒;汪峰;李仁清;吴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都尔特轮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B62K15/00 |
代理公司: | 金华婺道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3 | 代理人: | 陈潇缙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手 折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把、与固定把铰接的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的扭簧,以及套设在扭簧外圈的活动套,固定把与活动把上各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活动套内壁凸出设置有限位件和限位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活动套上未设置缺口一类能影响活动套环形封闭稳定性的结构,有效减小了活动套限制固定把与活动板转动时活动套的受力形变量;通过在固定把与活动把上设置的L形结构的轨道槽,使得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时,需将活动套先转动再远离固定把方向滑动,有效避免骑行时带动活动套转动而造成的活动把折叠,提高车把手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骑可折叠滑板车或坐骑可折叠滑板车技术领域,涉及可折叠的车把手,尤其涉及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部分折叠车辆尤其是带车把手的可折叠滑板车,在折叠过程中整体滑板车最宽的部位在车把手处,为节省其收折后所占的收纳空间,除去踏板和连接车把手的支杆折叠外,车把手处也同意需要进行折叠。
部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912744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滑板车折叠式车把手,其中设置有折叠座的连接部和内档止部,内档止部与握把连接,连接部上设置有侧边开口的凹槽,内档止部插入凹槽内转动连接。
通过套设在连接部及内档止部上的旋转套实现限制转动,并且通过在旋转套上设置折叠缺口,当旋转套的折叠缺口与连接部上的凹槽相连通时,便能实现内档止部与握把相对折叠座的连接部转动折叠,旋转套内通过设置扭簧,来实现旋转套受外力旋转后的旋转复位。
上述对比文件具有如下缺点:
1、旋转套上折叠缺口的设置,使得旋转套包套在折叠座连接部上时无法实现完全包套,因骑行时不同骑行者对车把手所作用的方向不同,尤其是在绕连接部与内档止部转动轴心作用时,旋转套的折叠缺口在多次作用力作用下会逐步扩大,不仅影响了旋转套环形封闭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遗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滑板车驱动前行的旋转驱动结构通常是设置在车把手上的,在滑板车使用过程中,极易因骑行者手部持握部位不对而导致旋转套发生转动,使得握把相对折叠座发生转动折叠,此种情况在骑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滑板车车把手旋转套的设置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触发折叠、安全性较高的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把、活动把、扭簧和活动套;
所述固定把固定安装,所述活动把与固定把铰接,所述扭簧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所述活动套套设在扭簧外圈,且所述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
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把,另一端连接活动套;
所述固定把与活动把上各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设有滑动部和转向部,滑动部与转向部的一端相连通,且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相导通;
固定把与活动把转动至同轴向时,固定把与活动把间留有转槽,转槽位于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之间,且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均与所述转槽相导通;
活动套的内壁凸出设置有限位件和限位凸块,且限位件的端部与活动把外壁间留有间距,活动套在固定把和活动把上具有如下状态;
状态一:所述限位件位于固定把轨道槽的转向部内,且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转槽内,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上,活动套限制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
状态二: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活动把轨道槽的转向部内,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活动把外圈,活动把套设在活动套上,活动把能相对固定把转动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都尔特轮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都尔特轮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38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