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69969.X | 申请日: | 202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9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袁定田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使用 pdu 模块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属于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两导电铜片,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塑胶壳和第二塑胶壳,所述第一塑胶壳的两侧往外延伸对称设有安装倒扣,所述第二塑胶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安装倒扣相互扣合的安装扣槽,所述第一塑胶壳与第二塑胶壳上均设有安装插槽,所述两导电铜片分别穿设在安装插槽内。新型接线端子,采用分体式壳体,能更好的装配导电铜片,提升产量,而且第一塑胶壳与第二塑胶壳通过扣合方式组装构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组装及拆卸更方便,提高安装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
在现有技术中,5G基站设备上的PDU模块进线端子,其塑胶壳多数都是采用螺丝进行组装及安装,安装拆卸工序比较繁琐,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包括壳体和两导电铜片,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塑胶壳和第二塑胶壳,所述第一塑胶壳的两侧往外延伸对称设有安装倒扣,所述第二塑胶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安装倒扣相互扣合的安装扣槽,所述第一塑胶壳与第二塑胶壳上均设有安装插槽,所述两导电铜片分别穿设在安装插槽内,导电铜片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接线孔一,导电铜片的另一端设有接线台,接线台上设有接线孔二。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塑胶壳与第二塑胶壳的外侧均设有安装卡扣。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上盖合有透明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明盖一端贯穿设有安装孔一,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安装孔一配对安装的安装孔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新型接线端子,采用分体式壳体,能更好的装配导电铜柱,提升产量,而且第一塑胶壳与第二塑胶壳通过扣合方式组装构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组装及拆卸更方便,提高安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明盖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导电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塑胶壳;111、安装倒扣;12、第二塑胶壳;121、安装扣槽;122、安装插槽;13、安装卡扣;2、导电铜片;21、接线孔一;22、接线孔二;3、透明盖;31、安装孔一;32、安装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包括壳体1和两导电铜片2,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塑胶壳11和第二塑胶壳12,所述第一塑胶壳11的两侧往外延伸对称设有安装倒扣111,所述第二塑胶壳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安装倒扣111相互扣合的安装扣槽121,所述第一塑胶壳11与第二塑胶壳12上均设有安装插槽122,所述两导电铜片2分别穿设在安装插槽122内,导电铜片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接线孔一21,导电铜片2的另一端设有接线台,接线台上设有接线孔二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69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脱离可连续扭紧活扳手挡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