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流体辊压设备及极片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320821663.4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91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翰;魏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30B3/04;B30B15/00;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张金香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设备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流体辊压设备及极片生产线,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压辊的中心线;所述第一压辊包括第一辊压部和连接所述第一辊压部的第二辊压部,所述第二辊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辊压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压辊包括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辊压部以辊压集流带体的本体部的第三辊压部和用于配合所述第二辊压部以辊压集流带体的侧边部的第四辊压部,所述第四辊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辊压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集流体辊压设备及极片生产线,使集流带体的侧边部厚度相对本体部更小,从而有利于在后续加工中获得更为柔软的极耳,进而有利于降低极耳倒插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辊压设备及极片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集流体辊压设备,包括中心线相互平行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卷带带材在经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辊压后,形成厚度一致的集流体,此时集流体的用于涂布活性涂层的本体部和用于模切形成极耳的侧边部的厚度相同。侧边部模切成型后的极耳的厚度与本体部的厚度相同,在后续合芯工艺中,极耳特别是铝极耳出现偏离预设位置倒插至电芯内部概率较高,不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集流体辊压设备及极片生产线,能有利于降低极耳倒插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体辊压设备及极片生产线,能有利于降低极耳倒插的概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流体辊压设备,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压辊的中心线;
所述第一压辊包括第一辊压部和连接所述第一辊压部的第二辊压部,所述第二辊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辊压部的直径;
所述第二压辊包括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辊压部以辊压集流带体的本体部的第三辊压部和用于配合所述第二辊压部以辊压集流带体的侧边部的第四辊压部,所述第四辊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辊压部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辊压集流带体时,所述第二辊压部靠近所述第四辊压部的辊面至所述第四辊压部靠近所述第二辊压部的辊面的距离为A,所述第一辊压部靠近所述第三辊压部的辊面至所述第三辊压部靠近所述第一辊压部的辊面的距离为B;其中,B≥A。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辊压集流带体时;
所述第二辊压部的辊面至所述第四辊压部的辊面的距离为6μm。
可选地,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辊沿其中心线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压辊沿其中心线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压辊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一压辊的调距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辊压部越远离所述第一辊压部,直径越大;
所述第四辊压部越远离所述第三辊压部,直径越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辊压部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辊压部;
所述第三辊压部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四辊压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辊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压辊一体成型。
一种极片生产线,包括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集流体辊压设备。
可选地,极片生产线还包括分区涂布设备,所述分区涂布设备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辊压设备的下游;
所述涂布设备包括顺序设置的涂料喷头、涂布辊组和压实辊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821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脱毛机的感应电路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减震器夹板钻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