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用于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及地灾治理的综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861112.0 | 申请日: | 202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9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郭月超;王静;邓琪;黎藜;周毕锋;徐平;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A01G2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梁霖 |
地址: | 4007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于 岩质边坡 生态 修复 治理 综合 系统 | ||
1.一种运用于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及地灾治理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岩质边坡(1)划分为多个区域的若干根锚杆(2),所述锚杆(2)位于岩质边坡(1)内且垂直岩质边坡(1)设置,每个区域内铺设有M×N片生态片袋(3),且M、N≥1,所述生态片袋(3)上设置有装耕植土和草籽的开口(3a),所述生态片袋(3)与岩质边坡(1)接触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生态片袋(3)外轮廓相匹配的一圈主绞线(4),所述主绞线(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扣环(5),所述生态片袋(3)通过穿过扣环(5)的锚钉(6)固定在岩质边坡(1)上,且位于区域边缘位置处的生态片袋(3)通过锚杆固定,相邻生态片袋(3)的重叠边缘通过同一锚杆(2)或锚钉(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运用于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及地灾治理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片袋(3)的主体采用包括布带、遮阳线和金属线多股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运用于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及地灾治理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片袋(3)与岩质边坡(1)接触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根副绞线(7),所有副绞线(7)在主绞线(4)围成的区域内呈网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运用于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及地灾治理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区域均设置为矩形,且锚杆(2)设置在每个区域的四个拐角处,所述生态片袋(3)设置为矩形,多根位于生态片袋(3)底面的副绞线(7)形成米字型结构,所述扣环(5)设置在主绞线(4)上每条边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未经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8611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