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梯次布置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321044494.4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7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勇;刘腾;孔恒;杨祥亮;吕金彪;王全贤;乔国刚;李全才;杨海健;陈恺;杨扬;李星晨;王英波;李泽军;甄海平;许智慧;蔡思宇;高枫;张晟源;吴彬;李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朱清宏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梯次 布置 基坑 支护 结构 体系 | ||
1.一种多级梯次布置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支护结构、第二级支护结构和第三级支护结构,所述第一级支护结构、第二级支护结构和第三级支护结构依上至下分别多级梯次设置,所述第一级支护结构设置在紧邻重要建筑侧,
所述第一级支护结构包括第一级地下连续墙、砼灌注桩和砼连系冠梁,所述第一级地下连续墙设置在靠近临近建筑维护桩处,所述第一级地下连续墙与临近建筑维护桩平行设置,所述砼灌注桩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地下连续墙和临近建筑维护桩之间,所述砼连系冠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砼灌注桩构成的组合体顶部,所述第一级地下连续墙的嵌固长度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地层及基坑深度来确定,所述第一级支护结构构成第一级枢纽基坑,
所述第二级支护结构包括双排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连系横梁、第二级混凝土冠梁和第二级锚杆,所述双排钻孔灌注桩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级枢纽基坑的深度,所述双排钻孔灌注桩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第二级混凝土冠梁和所述混凝土连系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的顶部,
所述第二级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所述双排钻孔灌注桩上,所述第二级锚杆的坡度为35°,所述双排钻孔灌注桩的嵌固长度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地层及基坑深度来确定,所述第二级支护结构构成第二级枢纽基坑,
所述第三级支护结构包括第三级地下连续墙、钢立柱的桩基础、钢立柱、混凝土内支撑、第三级混凝土冠梁和混凝土连系梁,所述第三级地下连续墙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级枢纽基坑的深度,
所述钢立柱的桩基础设置在所述第三级支护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钢立柱的一端插入所述钢立柱的桩基础一定深度,
所述第三级混凝土冠梁设置在所述第三级地下连续墙的顶部且与所述混凝土内支撑连接,所述混凝土连系梁与所述钢立柱和所述混凝土内支撑连接,所述混凝土连系梁和所述混凝土内支撑的配合用于增加所述钢立柱的整体稳定性,所述第三级支护结构构成第三级枢纽基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梯次布置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地下连续墙的高度为6m厚度为800mm,所述砼连系冠梁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梯次布置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连系横梁和所述第二级混凝土冠梁的高度为1200mm宽度为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梯次布置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地下连续墙的高度为25m厚度为800mm,所述混凝土连系梁的高度600mm为宽度为600mm,所述混凝土内支撑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10444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固废燃料生产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珍珠棉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