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321152738.0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0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超;叶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B60R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梁柏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保险杠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及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包括防撞梁、保险杠本体、前端框架和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防撞梁且与所述保险杠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支架构造为在所述防撞梁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前端框架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支架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通过设置两个连接支架并布置于防撞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使连接支架与保险杠本体连接避免了保险杠本体下沉。此外,两侧的连接支架还使前端框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在确保保险杠本体与车身连接平衡同时,可以减少车身前碰带来的危害,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身保险杠的设计通常构造防下沉结构对其进行支撑,现有的防下沉结构大多设置在前端框架上,但受限于前端框架的布置位置偏向车前端中部,在此处设置支架会提高车前端中部支撑位置的强度,当车端前方发生碰撞时,容易对车内的驾乘人员造成更大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及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通过设置两个连接支架并布置于防撞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使连接支架与保险杠本体连接避免了保险杠本体下沉。此外,两侧的连接支架还使前端框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在确保保险杠本体与车身连接平衡同时,可以减少车身前碰带来的危害,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保险杠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包括防撞梁、保险杠本体、前端框架和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防撞梁且与所述保险杠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支架构造为在所述防撞梁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前端框架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支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险杠组件构造了防撞梁、保险杠本体和前端框架,同时,保险杠组件设置了连接支架用于连接保险杠和防撞梁。具体地,连接支架设置于防撞梁上并与保险杠本体连接,且连接支架构造为在防撞梁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此处的防撞梁宽度方向可以理解为车身的宽度方向;前端框架设置于两个连接支架之间,也可以理解为两个连接支架分别设置于防撞梁上且位于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前端框架设置于车身前端中部。连接支架布置的位置分布于车身前端的两侧,使保险杠本体的与支架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当车辆发生前碰撞时,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减少了车身前端因受力损坏而对车内驾乘人员的危害,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适于与所述防撞梁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杠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险杠本体上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适于搭接于所述支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车身底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有在所述延伸部厚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保险杠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正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翻边部,所述翻边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的至少部分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1152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置树脂搅拌装置
- 下一篇:旋风喷淋塔废气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