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计算机汉语语音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0092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092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16 |
发明(设计)人: | 茅于杭;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5/04 | 分类号: | G10L5/04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文典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汉语 语音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语语音的计算机输出方法,该发明可以实现无限字句的汉语合成并能实时输出。
计算机的语音合成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此均有不少研究,但是汉语有其特殊的方面,用一般外国生产的语音合成器来合成汉语,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国内虽然也较早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多数只能实现有限字句的语音合成,一般不能实时输出,而且还没有与汉字系统结合的方案。反映上述公知技术的资料可参阅
1.马大猷等编:《声学手册》 科学出版社
2.李文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电子计算机动态》 1981.7
3.李昌立:微处理器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国外电子技术》 1980.10
4.李昌立:按规则合成汉语的新方法,《信号与信息处理论文志》
1981
5.李子殷:合成无限词汇汉语语音的初步研究,
《声学学报》 Vol.6,No.5,198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时输出无限字句的汉语合成方法。
本发明根据汉语具有一字一音节的特点,利用每个音节又可用声母和韵母相拼来合成的这一有利条件,在计算机里仅存放了190个音素(包括全部声母及区分四声的韵母),利用波形拼合的方法来实现无限字句的汉语合成。
由于语音的信息量很大,尽管是190个音素也必须采取压缩措施才能在普通微型机的内存空间中放下,为此采用了自适应增量调制的方法使数据量压缩到八分之一,又采用了查对照表的方法提高转换速度,达到了实时输出。
将本发明方法在微型机上实现时,音素数据只占据64K存储量,与汉字系统相结合时,在普通键盘上打入汉语拼音就可以随时将输入的字句读出声音,整篇文章输入后也可重复读出,此外,还可以在高级语言中调用语音输出子程序。本项发明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监测、自动化服务以及文化教育中,提供扩充的人机交互手段。
本发明的语音合成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处理速度快,可以做到实时输出。
2.音素数据所占存储量较小,语音失真不大。
3.与采用汉语拼音的计算机汉字系统结合,在屏幕显示汉字的同时可以输出语音。
4.语音质量较好,充分表现汉语的四声特点。
5.容易实现,成本低。
本发明的实施极为简单,具体做法是在IBM-PC微型机或其它兼容机上插入一块数模转换板,复制一块软盘就可以实现汉语普通话的输出功能。在其它计算机上,只要对软、硬件作很小的改动也可以方便地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过程中监测工件坡口和装配状况的光电传感方法
- 下一篇:印刷汉字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