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仿古瓷板画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026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267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琏;于润湖;张立朴;陈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21/00 | 分类号: | C03C21/00;C04B41/80;B44F11/02;B44C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思渝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古 瓷板画 制法 | ||
本发明属于硅酸盐陶瓷彩釉制作工艺。
扩散离子着色彩釉方法早已用于陶瓷制品(华南 工学院等“陶瓷工艺学”,1981年,建筑工业出版社, 156页),用银、铜等作为陶瓷着色剂也多有应用 (JP56~84345A,IPC,C03C21/00公开日期, 81年7月9日和JP55~136146A,IPC, C03C9/00,公开日期,80年10月23日),但用该方 法制作仿古瓷画,一个未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如何获得 不同色度的逼真色彩,特别是仿制出具有古纸(绢)的 棕、黄、青、灰及其过渡的系列色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扩散彩釉的工 艺方法,根据中国古画原作的现有色彩制成仿古瓷画 制品。
本发明提出的仿古瓷画及其工艺方法,是用铜、 银、钨等元素在白色陶瓷板面上形成棕黄、棕红、黄 色、灰绿等扩散釉(底釉),然后用仿古画陶瓷贴花纸 法在底釉上制成仿古瓷画制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着色膏的配制:
着色膏的配方为(重量比):CuSO4,30-45; Na2WO4·2H2O,14-20;AgNO3,4.5-11;Zn粉, 3-6;Na2B4Ox,1;NaOH,3-10;糊精,10-12;甘 油,10-12;水,75-90。
着色膏的配制方法为:
①将CuSO4·5H2O)、硼砂加热脱水,研细后干 燥保存。
②称取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加入糊精粉,搅拌, 加热使成糊状,晾至室温。
③称取AgNO3、Na2WO4·2H2O、Na2B4O7混 合研细,掺入糊状物中。
④称取CuSO4掺入糊状物,调匀,加入锌粉,再 调匀。
⑤在室温下于糊状物内加入甘油,调匀,放置 24小时后使用。
二、涂釉
①将白瓷板洗涤后用清水冲洗,经酒精擦拭,烘 干备用。
②采用刷涂法、丝网漏印法或喷釉法将着色膏涂 在备好的白瓷板上。
③将涂好着色膏的白瓷板干燥。方法宜采用红 外烘干法或自然晾干法,勿使其干透。
三、烧制
将干燥的涂有着色膏的白瓷板在520-750℃ 温度范围内于还原气氛中(茂福炉)灼烧20-30分 钟,自然冷却,用水或稀硝酸冲洗。而后贴上仿古画 陶瓷贴花纸,灼烧成仿古画制品。
经本发明工艺方法制得的仿古瓷画,不仅得到较 为逼真的仿古色彩,且因工艺简单,克服了珍贵品仿 古陶瓷彩画费工时、成本高的特点,制成适用于普及 的仿古瓷板画制品。
实例1
按下列配方比配制着色膏(重量比)CuSO4,31; Na2WO4·2H2O,14;AgNO3,4.5;锌粉,4;Na2B4O7,1; NaOH,3;糊精,10;甘油,12;水,75。
将白瓷板用清水洗涤后,经酒精擦拭,烘干,用刷 涂法将稠度适宜的着色膏均匀涂于该白瓷板表面,而 后用红外烘干法干燥。
将干燥后涂有着色膏的白瓷板在540-580℃ 温度下灼烧25分钟,颜色呈黄——浅棕色,并且有较 好的光泽。
将印有仿古画的陶瓷贴花纸贴于灼烧后的釉面 上,在茂福炉还原气氛中于720℃温度下灼烧2分钟 即得具有棕黄色的仿古瓷板画制品。
实施例2
按下列配比配制着色膏(重量比)CuSO4,45; Na2WO4·2H2O,18;锌粉,6;Na2B4O7,1;NaOH, 5;糊精,12;甘油,12;水,90。
按实施例1方法将白瓷板清洗,烘干后将着色膏 涂于其上,用红外烘干法干燥。经540-580℃温度 灼烧25分钟,放置室温后贴上仿古陶瓷贴花纸,在茂 福炉中于还原气氛下采用740-760℃高温进行灼 烧2分钟可得浅棕黄色。若进一步延长时间可得灰 绿色色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