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异步轧制带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0314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314B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泉;丁修堃;于长生;齐克敏;于大克;栗守维;穆晓森;潘大炜;贾广风;于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B1/28 | 分类号: | B21B1/28;B21B39/02;B21B37/12 |
代理公司: | 东北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步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带材的轧制领域。
目前,在高精度带材的轧制领域国内外均采用 电子计算机和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才能生产高精度 的带材或极薄带材。因而若要采用现有的高精度带 材的轧制装置及其工艺,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高度 的技术水平,并将带来复杂的运转和维护问题。美 国专利“US-3823593”报道了一种在轧机驱动辊 之间轧制带材的方法。该专利在异步轧制时为了消 除带材的表面与上下工作辊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 并将带材的整个变形区为全搓轧区,在工作辊的前 后各加一套S辊使工作辊间的速度比始终等于工作 辊的前后S辊的速度比。即工作辊的快速辊线速度 等于带材出口侧的前S辊的线速度,而工作辊的慢 速辊线速度等于带材入口侧的后S辊的线速度。然 而,按照该专利所述的装置及速度配比,在工作辊 与带材出口侧的S辊之间将产生很大的张力,实质 上极易使带材断带。即便不产生断带,工作辊也将 产生严重的颤振现象。因此,上述的专利带材的延 伸系数只能很小,且轧不出高精度的带材。
基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普通 的冷轧机上寻求简便易行并能够显著提高带材厚度 精度的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步 轧制高精度带材或极薄带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 作辊的快速辊线速度和工作辊的慢速辊线速度比值 在1.15~1.4之间,并该比值小于带材的延伸系数, 而带材出口侧的前S辊线速度和带材入口侧的后S 辊线速度的比值等于带材的延伸系数。为了实现上 述的速度配比,轧机中的后S辊、工作辊及前S辊 的线速度均由一电机带动的速度配比齿轮箱控制。
本发明按照上述的轧制方法结合附图予以详尽 的描述。附图中上图为一种轧机的正视图。下图为 该轧机的俯视图。其中:
1-工作辊,2-后S辊,3-前S辊,4- 后卷取机,5-前卷取机,6-速度配比齿轮箱; T0-后张力,T1-前张力,Vs1-前S辊的线速度, Vs0-后S辊的线速度,Vs-工作辊的上辊(慢速辊) 线速度,Vf-工作辊的下辊(快速辊)线速度。
本发明为了异步恒延伸轧制高精度的带材或极 薄带材,工作辊的下辊线速度Vf与上辊线速度Vs的 比值控制在1.15~1.4范围内,而该工作辊的速度配 比值小于带材的延伸系数,并且该延伸系数等于前 S辊的线速度Vs1与后S辊的线速度Vs0的比值。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工学院,未经东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晶铝硅铜锌碲系压铸铝合金
- 下一篇:反射式柔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