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中间合金法制造石墨铝合金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0579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公告)号: CN85100579A 公开(公告)日: 1986-08-20
发明(设计)人: 杨静煜;朱明光;舒光冀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学院
主分类号: C22C1/03 分类号: C22C1/03;C22C1/10;C22C21/00
代理公司: 南京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姚建楠
地址: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间 合金 法制 石墨 铝合金
【说明书】:

发明属于金属基粒子型复合材料

内燃机中的活塞、汽缸,其它滑动部件如轴瓦等一般采用不含固体润滑剂的合金。当连续的润滑油膜被破坏时,摩擦副运动受阻,甚至损坏。如果合金成分中含有固体润滑剂的话,就可依靠固体润滑剂起自润滑作用。这种补充润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石墨是一种优良的固体润滑剂。因此国内外大力研制各种含石墨的合金。石墨铝合金即为其中之一。它既具有自润滑特性,又有密度小的优点。然而制造石墨铝合金相当困难,因为石墨在铝液中溶解度极微,约为0.05%,铝和碳难以形成合金。石墨与铝液不润湿,润湿角约为160°,石墨与铝液还存在较大密度差。所以石墨很难混入铝液,暂时混入铝液的石墨也极易漂浮排出。

在以往的发明中,制造石墨铝合金都采用特殊工艺,如:

惰性气体喷入法〔1〕:通过喷枪,利用惰性气体将表面包复镍层的石墨粒子喷入熔融的铝液中。

旋涡法〔2〕:采用机械搅拌装置搅拌铝液,造成旋涡,然后将表面包复镍层的石墨粒子加入旋涡中,使石墨粒子混入铝液并弥散开去。

压块法〔3〕:取表面包复镍层的石墨粒子两份,铝液一份,混合均匀并压成块,再用钟罩将压块压入铝液中,待压块熔净后取出钟罩,搅拌铝液。

超声波法〔4〕:将铝液加热至液相线以上温度20~25℃,向铝液表面投撒预热过的石墨粒子,然后在15~20千周的超声波作用下,使石墨粒子混入铝液中。

流变法(又称复合铸造法)〔5〕:将铝合金加热至固液相共存区间,待凝固析出的固相组分达50%左右时,采用机械搅拌方法搅拌合金液,使其呈浆状,再将预热过的石墨粒子投入浆料,混入合金中去。

上述发明均需要专用设备及掌握特殊技巧。如旋涡法,混入石墨粉后,至浇注允许停留的时间很短,甚至只有几十秒,动作稍一迟缓,石墨就全部从铝液中排出。制得的有些材料在750℃浇注,铸件就出现严重偏析,升温至800℃,石墨就全部排出〔6〕。根据国际镍公司(INCO)的试验结果〔7〕,材料经二次重熔,石墨损失严重。而在生产实际中,要回收废铸件,浇口、冒口等,因而材料必须能反复重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制造石墨铝合金的方法,使只具备传统冶炼手段,又不掌握特殊技巧的铸造厂也能制造多种铝合金系的石墨铝合金产品,并使制得的石墨铝合金可以反复重熔,可以加热至800℃。

本发明的要点是:采用铝-石墨中间合金,将它与铝合金液混合,使中间合金中的石墨粒子均匀地分布到铝液中去,然后浇成锭坯或零件。

实行本发明的工艺有两种办法。第一种:首先计算好铝合金炉料数量,按传统工艺熔炼,精炼后,扒除铝液表面的复盖剂。待露出洁净的铝液表面时,按预先计算好的数量,投入预热过的铝-石墨中间合金(图1)。接着加上压盖,压盖先预热,其直径比熔池表面略小,以便压盖放下和提起。压盖采用比铝液密度小,且不与铝液反应的材料。加上压盖的同时,朝压盖与坩埚间的缝隙处喷吹惰性气体,尽量减少合金液的氧化。待铝-石墨中间合金全部熔化,铝液温度调整至浇注温度,就可揭去压盖,进行浇注。

第二种:将铝-石墨中间合金加热至半固态,或接近液相线温度的全液态。加热过程中,可加压盖或喷吹惰性气体,减少氧化。同时,将计算好的铝合金炉料加热至温度超过正常的浇注温度30~50℃,精炼后到入盛放中间合金的坩埚中,调整温度至浇注温度,即可浇注。

图1,是含石墨26%(体积)的铝-石墨中间合金的金相照片(200倍)。

实施例1,称取Al-4%Cu合金1900克,及含石墨26%(体积)的铝-石墨中间合金约900克。先将Al-4%Cu合金放在一口径110mm的铸铁坩埚内,在4千瓦电阻炉内加热,待铝液温度升至680~700℃时通干燥氮气精炼,然后扒掉表面的复盖剂,将250℃预热的中间合金加入铝合金液中去,并迅速加上250℃预热的压盖。压盖用废电板加工而成,形状呈园饼状,直径105mm厚20mm。同时在压盖与坩埚缝隙处喷吹氮气,待合全液升温至720~740℃,揭去压盖立即浇注。制得的石墨铝合金,石墨粒子分布均匀,含量约为11%(体积),其金相照片见图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学院,未经南京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