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刃切片机离心自流循环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5100611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61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D7/02 | 分类号: | B28D7/02;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兰州大学专利研究室 | 代理人: | 吴大明 |
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机 离心 自流 循环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是关于内刃切片机冷却系统的一种改进装置。
内刃切片机是用来切割硅单晶、磁性瓷等脆硬性材料的专用设备,现有内刃切片机的冷却系统是由设在机床底部的油箱、电动油泵、输油管道路、阀门、喷油嘴、内防油罩、外防油罩,工作台收油槽和冷却油回流管道组成,这种冷却系统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当切片机运行时,冷却油经喷油嘴射向被切工件及飞速转动的内刃刀片上,当冷却油接触到内刃刀片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油被迅速甩到装刀盘的周围,并形成极细的油质烟雾,散布周围空间。这些油质烟雾虽经双层防油罩的截流回收,但是由于油雾粒度太细,总有部分油雾穿过防油罩的缝隙扩散到外部空间,对工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冷却油是靠电动油泵进行环循作业,这样不仅增强了周围环境噪声,增加了电能消耗,同时也增加了整机的重量和造价。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内刃切片机的环境污染、环境噪声和电能消耗等问题,该切片机采用新型的冷却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如附图所示,该冷却系统将冷却油箱(1)置于切片机传动主轴(2)的上方,在油箱的上半部有一个回油口,下半部有一出油口。当切片机开始工作时,先启动切片机主轴电动机(3),带动装刀盘(4)旋转,打开阀门(5),使冷却油沿管道(6)向下自由流动,经喷油嘴(7)将油喷向被切工件(8)和内刃刀片(9)上,当冷却油接触到飞速旋转的刀片时,油液即被甩向装刀盘的内壁上,在装刀盘圆筒的内壁上钻有许多小孔(10),油液经小孔流出装刀盘以后,即沿着与装刀盘固定在一起的集油环(11)的表面流动,油液随着集油环的旋转,自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油圈(15),在集油环最高部位的内表面处,安装一个取油器(12)。取油器的刮板前刃(13)与油圈呈逆流方向,并要求刮板前刃尽量靠近油圈内表面,取油器的另一端与冷却油回流管道(14)相接。当冷却油不断喷向被切割工件和内刃刀片时,冷却油将不断的流向集油环,这时集油环的油圈厚度也将不断增加,当集油环的油圈的液面超过取油器刮板前刃的高度时,其超高部分的油液即被取油器连续不断的刮取下来,并经过回流管道流回油箱。
本发明的特点是:油箱置于上方,同时借助了切片机传动主轴上的动力,十分巧妙的把一集油环固定在传动主轴的装刀盘上,使集油环与内刃刀片同步旋转,并利用了冷却油与飞速旋转的刀片接触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把甩向装刀盘的冷却油通过集油环的旋转将其提高到适当高度,造成一个自然落差,形成一个离心自流循环冷却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离心自流循环冷却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切片机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噪声问题,同时省去了电动油泵和内外防油罩,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整机的重量和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高真空分离规
- 下一篇:光积分球减光非中性的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