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含微量钛的控冷钢筋无效
申请号: | 8510064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647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30 |
发明(设计)人: | 贺永康;阎吉时;董玉良;严铁铮;李乃波;张泽山;唐明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研究所;鞍钢小型轧钢厂;鞍钢一炼钢厂;鞍钢科技部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2C38/38;C21D8/08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英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钢筋 | ||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非予应力钢筋。
目前,国内生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34公斤级、38公斤级钢筋均按GB1499-79标准,采用Si-Mn系列钢,以热轧方法生产,但是这些钢筋强度偏低、成本较高。国际上同级别钢筋,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因此成本也较高。国外也采用了V、Ti微合金化提高钢筋综合性能,但与微合金化和钢筋轧后控制冷却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比,微合金元素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
为了改进和提高钢筋综合力学性能,本发明是在尽量降低Si-Mn含量的基础上,采取微合金化技术与钢筋轧后控冷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整后的Si-Mn系钢筋中加入微量元素Ti,利用加入微量元素Ti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韧性,用钢筋轧后控制冷却技术来控制钢筋的冷却速度,实现较好的沉淀强化作用提高钢筋的强度。
本发明通过控制其合金元素Si,Mn含量,控制钢筋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使钢筋具有二种强度级别,它们的钢号和强度分别为18Ti、34公斤级,20MnTi、42公斤级,20MnSiTi、43.4公斤级(42公斤级最高水平)。它们的化学成分见表1,钢筋控制冷却工艺参数见表2,力学性能见表3。
18Ti、20MnTi、20MnSiTi钢筋力学性能 表3
注:直径a大于25mm的钢筋,弯芯直径d增加(1~3)a。
由于本发明采用微合金化及钢筋轧后控冷技术,其钢筋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钢筋的疲劳、焊接、时效及低温性能良好,由于钢中减少了硅锰合金,即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能源。同时微合金元素钛的加入方法和轧后控冷技术操作较易掌握,便于大生产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研究所;鞍钢小型轧钢厂;鞍钢一炼钢厂;鞍钢科技部,未经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研究所;鞍钢小型轧钢厂;鞍钢一炼钢厂;鞍钢科技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文组分布式电话交换系统
- 下一篇:聚苯硫醚悬浮液浸渍法制备纤维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