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复合平面太阳能聚光器无效
申请号: | 8510160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607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景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18 | 分类号: | F24J2/18;G02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平面 太阳能 聚光器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由若干个平面反射镜组合而 成的非成象太阳能聚光器的发明。
温斯顿在美国专利〔R.Winston,U.S. Patent 3923381(1975)〕中公布了具有中等聚光 度,无须连续跟踪的槽形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简称 C P C)。C P C与以前的非成象聚光器相比,在 半接收角θc一定,反射壁面积与进光孔面积比Ra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最大的几何聚光比Co或者说 在半接收角θc和几何聚光比C一定的条件下,具 有最小的反射壁面积与进光孔面积比Ra,因此具 有反射壁材料使用最佳的性能。但是C P C的加工 成形比较困难,不便于推广应用。为了克服上述缺 点,马南和班内罗特在太阳能杂志上〔K.D.Mannan and R.B.Bannerot,Solar Energy21,385-391 (1978)〕报导了槽形单面壁聚光器和双面壁聚光器 的最佳图形设计方法及装置。单面壁聚光器两侧的 反射壁是对称分布的两个平面镜,平面镜相对于槽 对称面的倾斜角α(简称侧壁角)根据C=sin (3α+δ)/sin(α+δ),由几何聚光比C和半接 收角δ确定。最佳图形的侧壁角根据使C取极大的 条件确定。双面壁聚光器两侧的反射壁也是对称分 布的,每一侧由相互连接的两个平面镜组成,这两 个平面镜的侧壁角的最佳值根据使C取极大的条件 同时确定。当光线以角δ入射到槽内时,最多经历一 次反射到达槽底。单面壁聚光器和双面壁聚光器虽 然明显地简化了非成象聚光器的制造方法,但是聚 光器的有效聚光比保持不变(指反射系数为1的理 想反射壁而言)的最大入射角数值常常超过需要 的半接收角的大小单面壁聚光器发生此情况的机 会比双面壁聚光器多,半接收角越小发生的机会越 多。这不仅在设计方法上是有缺陷的,而且增大了 反射面积与进光孔面积比Ra,不利于反射壁材料 的最佳使用;其次,可获得的几何聚光比比C P C 低得多,使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再者,在聚光器线 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双面壁聚光器的反射壁采用整体 成形的方法在材料和制造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仍感困 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尽可能地接近复合抛 物面聚光器的性能,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简化制造 方法,使其便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燃烧器的点火装置
- 下一篇:用于光记录或再现的光学系统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