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及其张拉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1854.8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09B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24 |
发明(设计)人: | 渡辺宽治;沟江乾生;饭尾英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C5/01 | 分类号: | E04C5/0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宏,刘元金 |
地址: | 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钢材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配置于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张拉预应力钢材,它包括张拉的去油脂的钢部件以及结合在上述钢部件上而不结合在上述混凝土上的泡沫合成树脂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该套管的壁厚至少为3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该套管的壁厚至少为5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该合成树脂套管为泡沫聚乙烯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该合成树脂套管是通过将含有发泡剂的合成树脂粉末复盖在预热钢部件的表面所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通过将含有发泡剂的合成树脂膜复盖在上述钢部件的表面上,然后加热该钢部件,使该树脂膨胀成泡沫,以形成该合成树脂套管。
7、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它还包括由多股钢丝拧成的钢缆,在上述钢缆中形成多条螺旋状的沟纹,并且泡沫合成树脂套管结合在该钢缆上而不结合在该混凝土上。
8、一种配置张拉预应力钢材于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方法,其中该预应力钢材包括钢部件以及包在该钢部件外表面上的可热缩性合成树脂套管,而在预应力钢材处于未结合的状态时进行后张拉法处理,其中预应力钢材不与该混凝土结合而可以相对于该混凝土作自由移动,以及该钢部件与可热缩的合成树脂套管结合而不能相对于该热缩合成树脂套管移动。
9、一种配置于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张拉预应力钢材,其中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包括,钢部件,包在该钢部件外表面的热缩性合成树脂套管以及在钢部件和热缩性合成树脂套管间提供的粘合剂材料,经加热,该管收缩而粘合剂熔化将钢部件与树脂套管粘合,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处于未结合状态而且相对于混凝土能自由地移动,所述的钢部件不能相对于热缩性合成树脂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其中该预应力钢材包括由多股钢丝拧成的钢缆,而该钢缆具有多条螺旋的沟纹,还包括填充上述沟纹的树脂以及覆盖该钢缆和该树脂上的可热缩性合成树脂套管,且在该钢缆上热收缩,使该钢缆和树脂套管间具有紧密地接合,进一步还包括在钢部件和热缩性合成树脂套管之间采用一种粘合剂材料,经加热,该管收缩,而粘合剂熔化将钢部件与树脂套管粘合,所述的预应力钢材可相对于混凝土作自由移动,而该钢缆不能相对于热缩性合成树脂套管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材,其中上述树脂套管的壁厚至少为30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材,其中所述的树脂材料为聚烯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材,其中所述的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8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流可调梭阀
- 下一篇:电沉积抗电侵蚀复合银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