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钨矿伴生钼铋铜的回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5101961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96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长;马厚筠;李桂英;王叔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冶金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B3/00 | 分类号: | C22B3/00;B03D1/00;C22B34/30;C22B30/04;C22B15/0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卢致明 |
地址: |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伴生 钼铋铜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矿物分选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在钨矿重选回收时,对大部分进入毛钨粗精矿中的钼铋铜,精选时采用粒浮和浮选法与钨分离,再用浮选法综合回收。由于钼铋铜等硫化矿物的浮选性质很相近,彼此很难分离,加上用粒浮法与钨分离时,药剂用量大,矿物表面吸附的过剩油药给分选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一般分选指标,综合利用系数都不高。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化学处理与浮选流程相结合的工艺。
附图是钨矿伴生钼铋铜的回收工艺流程图。图中1为磨矿分级作业,2为浸铋作业,3为金属沉积法,4为水解法,5为混浮作业,6为浮选分离作业,7为氧化焙烧作业,8为浮选作业。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用氧化剂(FeCl3或MnO2)加盐酸在搅拌条件下首先从钼铋铜等硫化矿中浸出铋,并用金属沉积法或水解法从浸出液中回收铋。用石灰加亚硫酸钠作抑制剂,从浸渣中浮出钼铜精矿。用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作抑制剂,浮出钼粗精矿,使铜精矿与钼粗精矿分离。对钼粗精矿在500℃~750℃的温度下进行氧化焙烧处理。再把经过氧化焙烧处理后的钼粗精矿进行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一次精选就可得到品位在50%以上的钼精矿,作业回收率达到92~9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工艺流程简单,由于首先用化学试剂首先选择性地浸出了铋,从而克服了铋钼、铋铜不易浮选分离的困难,简化了浮选回收钼、铜的流程,有利于提高这些金属的回收指标。回收率高,采用本工艺,铋的回收率比处理同类矿物的单一浮选流程高30~60%,铜的回收率比单一浮选流程高10~30%,钼的回收率略高于单一浮选流程。由于铋、铜、钼的回收率比采用单一浮选流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故经济效益显著。总之,钨矿伴生钼铋铜的回收工艺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回收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矿物分选工艺,特别适用于铋铜含量较高和堆存时间较长氧化严重的钼铋铜硫化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冶金学院,未经江西冶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