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球形活性炭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2191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19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邱发礼;汪怡季;吕绍洁;赵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10 | 分类号: | C01B3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世楷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活性炭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在煤粉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后经造粒、烘干、炭化、活化制备的球形活性炭,其特征是活性炭微球的粒径小于1mm。
2、一种以煤粉为原料加入各种添加剂后经造粒、烘干、炭化、活化制备微球型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是
-煤粉与各种填加剂的配比为100∶20-50(以煤粉为100份计)
-通过改变加水量和园盘造粒机园盘的倾斜角度、深度、转速盘内档板的角度和光洁度控制微球粒度的方法。
-在100-200℃下干燥1-6小时。
-在400-700℃时炭化2-8小时。
-在800-1000℃时用水蒸汽活化4-10小时,
3、根据权项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加入的各种粘合剂是煤焦油、沥青及其衍生物、改性木素、羟基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配比为:煤焦油∶沥青∶纤维素=1-8∶1-5∶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塑料模菲涅耳(Fresnel)圆透镜
- 下一篇:铝及铝合金表面气相着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