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式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85102435.1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878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友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F01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内燃机 | ||
本发明是关于往复式内燃机,特别是一冲程内 燃机的发明.
传统的往复式内燃机,在气缸中燃气产生的爆 发压力是通过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来转换输出的,曲 柄连杆机构在这种内燃机中使用了一百多年。但是 它的输出扭矩低,限制了内燃机热效率的提高,活 塞受交变的侧向力作用,使气缸壁在一个固定的对 径方向磨损大,运转时产生不平衡的力和力矩,振 动大,噪音高。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JP-特开昭58-65937公开 了一种内燃机,它有一个与活塞有关的立体凸轮机 构。其中有一个带键的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与 活塞成一体的连杆随之作往复运动,及与连杆相配 合并将活塞连杆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立体 凸轮导槽。它虽然减轻了气缸壁的磨损,但因其结 构简单,转换机构的立体凸轮在某一角度范围内存 在着自锁作用,凸轮升角不能太大,相应地减少了 活塞的移动行程,这对于降低活塞移动速度是极为 不利的,无减振装置在活塞受燃烧膨胀的冲击力时 容易使与曲面导槽相配合的滚子断裂。从总体上限 制了该机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用曲柄连杆机构 的发动机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 改进的内燃机,它以一种圆柱曲面导槽连杆机构代 替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 连续旋转运动而输出。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往复式内燃机中,有在气缸22内可往复运 动的活塞11,与活塞11相联并随之往复运动的连 杆9,及与连杆9相配合并将活塞连杆的往复运动 转变为旋转运动的圆柱曲面导槽3,在所说的连杆 上还有一个与它相联的滑块10及与之相配合的滑 块腔17组成圆柱曲面导槽连杆机构。
该机可以在活塞的一侧或两侧与气缸的端面构 成内燃机的燃烧室;它可以分别设计成四冲程、二 冲程、一冲程的往复式内燃机。
本发明的往复式内燃机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 高度低,输出扭矩大,单位马力重量轻,振动小, 气缸磨损小,热效率高的优点。它的另一个优点 是,内燃机中的连杆作直线运动而不摆动,可以左 右延伸,所构成的各个腔室可供使用,;圆柱曲面 导槽的形状、宽度以及曲面升角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变动,改变行程和扭矩方便。按照单机的原理可以 设计成按不同方式组合的各种大小规格的发动机, 为摩托车、汽车、船、飞机提供动力。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往复式内燃机的总成剖视图;
图2是圆柱曲面导槽与连杆头部相配合的轴测 透视图;
图3是圆柱曲面导槽中心线展开后的平面图;
图4是往复式外圆柱曲面导槽连杆机构内燃机 的机构简图;
图5是往复活塞组合式外圆柱曲面导槽连杆机 构内燃机的机构简图。
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及部位标注 同样的符号,说明相同。
图1的最优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本发明的往复 式内燃机。它有在气缸22内可往复运动的活塞 11,与活塞11相联并随之往复运动的连杆9,及 与连杆9相配合并将活塞连杆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旋 转运动的圆柱曲面导槽3,在连杆9上还有一个与 它相联的滑块10及与之相配合的滑块腔17,圆柱 曲面导槽3、连杆9、10和滑块腔17三者组成圆 柱曲面导槽连杆机构,在活塞11的两端与气缸22 的两端面分别构成一个二冲程内燃机的燃烧室。
上述内燃机的具体结构是:1为机壳体,气缸 体护壳2与机壳1相联,机壳1内装有带齿轮30 的输出轴和曲面导槽3的转动部件4,输出轴、曲 面导槽和转体轴盖5联结在圆柱轴套上成一体,构 成转动部件4。转动部件4的左端与机壳体1用径 向轴承6和止推轴承7配合。转动部件4的圆柱曲 面导槽3采取单件组装,将加工好的两件形状一样 的端面轴套凸轮8拉开一定距离后联接在转动部件 4的内圆柱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圆柱曲面导槽。 带孔的转体轴盖5联接在转动部件4的右端,使转 体内成为一个完整的腔室。连杆的形状成“干”字 型,由带“T”型的连杆轴9联接滑块10组成,延 伸的连杆9与活塞11联接在一起作往复运动,相 互不发生转动和位移。“T”型头部导入导槽3的轴 头13加滚针轴承,以减小轴头在导槽中运动传递 扭矩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友,未经吴志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散热能力的液力耦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污道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