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贮存罐无效
申请号: | 85102508.0 | 申请日: | 1985-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92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格雷哈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洛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00 | 分类号: | E04H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贮存 | ||
本发明涉及贮存罐。
贮存罐通常是在原地建造,或者是安装好以后再运输到所要求的位置。
特殊大的贮存罐是在原地建造,并且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贮存比较少量的各种液体、固体或粉末的贮存罐通常是安装好后再运送到设备所要求的位置供使用。
一般来说,后面这种形式的贮存罐可以拆除和重新在另一处定位。然而,在原地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的贮存罐一般不能重新定位,并且重新定位的花费很大。
本发明提出一种贮存罐,在原地建造并能很容易地拆除和重新定位。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出的贮存罐包括多个相交的壁板式构件所形成的环形壁,至少有一条环形支撑带水平地围绕着该环形壁,每一个壁板式构件上包括环,环形支撑带从其内穿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的平板型壁板式构件包括多个直立的凸出肋和整体式环,使用时,接收水平的支撑带。现在将通过示例描述本发明,请参考附图,附图是: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壁板式构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壁板式构件的原地建造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壁板式构件沿A-A线的截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壁板式构件的槽形凸出肋的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贮存罐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所示贮存罐的支撑带的上投影图。
在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贮存罐10,由多个壁板式构件11构成。
从图1中很清楚地看到,每个壁板式构件11由处在同一平面的平坦部分12和多个中间垂直凸出肋14以及一对侧凸出肋15组成,所有这些凸出肋在平坦部分12的平面上以向一方向凸出。
凸出肋14和15分别垂直地分布在壁板式结构11的凸出肋15的第一和第二侧边15a和15b中,并且凸出肋14安排在第一和第二侧边15a和15b之间。平坦部分处在相邻的凸出肋14和15之间。凸出肋14和15是用已知的方法使壁板式构件11变形而形成的,垂直的凸出肋14和15在壁板式构件11上产生垂直刚性,而得到水平方向的易弯曲性,这种易弯曲性适合于本发明贮存罐10的安装。
如同在图1和图3中所明确表示的那样,每个壁板式构件11由多个,例如6个凸出肋14和15组成。凸出肋14等距排列,而侧凸出肋15的距离较小。壁板式构件11的宽度为P,相邻凸出肋14之间的距离分别记为D2、D3和D4。
典型地,壁板宽度与两条凸出肋的距离之比P/D2、P/D3和P/D4之值范围从3.2∶1到5∶1,最好在4∶1到4.5∶1的范围内,例如约为4.3∶1。
侧凸出肋15距相邻凸出肋14的距离为D1和D5。典型地,壁板宽度与相邻的第一侧边15a的凸出肋的距离之比值P/D1在125∶1至5∶1范围内,最好在11.5∶1至10∶1范围内,例如约10.8∶1。另外,壁板宽度与在第二侧边15b的相邻凸出肋距离之比值P/D5,从3.5∶1至5∶1,最好在4∶1至5∶1范围内,例如约4.7∶1。
我们设想,每个壁板式构件11是宽度为1200mm,长度为2100mm的厚为0.6mm的金属板。在这种情况下,距离D1约为100mm,D2、D3和D4约为250mm,D5约为230mm。
图4示出了图3的一个凸出肋14或15的截面图。适合于形成本发明的贮存罐10的凸出肋14或15的尺寸取决于贮存罐的容积和高度。例如,对于容积和高度大于本图所考虑的贮存罐,则需要更大的凸出肋14或15。不过,环形壁的强度可以用其它方法增强是人们所知的,如在下文所描述的。每条凸出肋14或15具有长度L,宽度W,脊长C,斜面宽度S,斜面角B,厚度T和曲率半径R。
对于刚刚在上文所描述的特殊尺寸的壁板式构件11,凸出肋14或15可以具有如下特征。长度L约为35mm,宽度W约为20mm,脊长C约为15mm,斜面宽度S约为10mm,斜角B约为26.6°,厚度T约为0.6mm,曲率半径近似在5至7mm之间。
我们设想,上文所述以外的壁板式构件11的尺寸必需采用不同特征,不同个数的凸出肋14和15。在安装时,两相邻的壁板式构件的凸出肋15搭接使用。
两个相邻的壁板式结构11的一个的第一边15a的凸出肋15在使用时与相邻的壁板式构件11的第一边15b的凸出肋15搭接。
我们设想,必须采用具有凸出肋14和15不同排列的壁板式结构11,使得相邻壁板构件11的凸出肋14和15的搭接多于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洛克有限公司,未经英特洛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差拍消除线路
- 下一篇:特别适用于直流电弧炉的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