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炉炉顶布料的新型机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2672 | 申请日: | 198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672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南夫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F27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炉顶 布料 新型 机械 装置 | ||
1、一种用旋转溜槽控制高炉炉料分布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料溜槽支承于可转动的物体上(或称为溜槽轴),溜槽轴支承于布料器旋转体上。旋转体转动时也带动溜槽轴和溜槽旋转。溜槽轴的炉外和炉内部分之间有密封装置。溜槽轴旋转的动力机构在炉外,它位于布料器旋转体上。动力机构驱动溜槽轴绕其中心线旋转时,溜槽的倾角也随之改变。动力机构的电源由滑电道供给。布料器旋转部位与相邻静止部位之间的密封由机械密封或复合密封结构来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将中心喉管与不旋转的供料系统联结。中心喉管下面,布料溜槽支承在以大齿轮和密封套为主体的旋转体上,为布料器旋转与静止部位之间密封创造了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中将机械密封动环与布料器旋转部位实行静密封联结,静环与布料器静止部分也实行静密封联结。将布料器旋转与静止部分之间的旋转密封变为动静环端面之间旋转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为保证动环或静环的浮动性(以达到两环端面贴紧)为保证密封环磨损补偿。本发明将一对密封环中的静环或动环通过波纹管与布料器相应部位联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为保证机械密封端面比压的控制,本发明中设计了可以产生拉力或推力的调节弹簧装置。通过改变调节弹簧上螺母的位置,整个调节弹簧装置就可以产生推力或拉力,调节弹簧装置与波纹管配合使用,就可以控制端面比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为解决密封环冷却和端面润滑。本发明中将静环或动环端面中间,开一条园环形槽。当动静环端面贴合紧密时,两环之间就有了一条园环形通道。在静环上设有润滑油入口和出口,润滑油从入口进入环形道,润滑和冷却密封环和密封端面,然后由出油口排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为保证润滑油在密封端面的环形道上正常流动。本发明中用隔片将环形道隔为两部分,润滑油分别从两段环道的一端进入,再从环道另一端流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在采用复合密封方案中,在机械密封动环(或静环)端面内侧,增加一凸台,相应地在静环(或动环)端面内侧增加一内套,从而使两环端面内侧构成一空腔,空腔内填入耐热密封填料,填料压环与动环(或静环)连接並静密封。这层填料阻挡炉顶含尘煤气接近机械密封端面,延长了机械密封的寿命,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在采用复合密封的方案,在机械密封动环(或静环)端面外侧,增加一凸台(或凹台),相应在机械密封静环(或动环)端面外侧增加一外套,增设涨圈密封环。涨圈密封环外园与外套内壁贴紧,並相对保持静止,涨圈密封环一端面与动环(或静环)上凸台(或凹台)侧面贴紧,贴紧面为旋转密封面。安装在外套中的小弹簧组通过涨圈压环,保证涨圈密封侧面与凸台(或凹台)密封面上所需要的比压。这道涨圈端面密封,可以防止炉外粉尘接近机械密封端面,本身也具有一定密封能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中溜槽轴的中心线与中心喉管中心线交叉,溜槽轴设计为两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本发明中将各段溜槽轴支承在两个安装于炉外的带齿轮的旋转体上的轴承上,每对轴承中间有驱动溜槽轴旋转的传动轴套,溜槽轴穿过密封装置伸入炉内,溜槽就悬挂在炉内溜槽轴轴头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本发明中各段溜槽,一端支承在安装于中心喉管下段的耐热轴承上,另一端支承在安装于炉外带齿轮旋体的轴承上。传动轴套,密封结构和溜槽吊耳,依次安装于两轴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中溜槽轴可以设在中心喉管的一侧,並分别穿过密封腔上的密封结构,支承在带齿轮的旋转体的轴承上,溜槽吊耳在溜槽轴的中部,轴上传动另件在溜槽轴的炉外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0,13所述,本发明中设计了一套马达-减速器-螺旋推力器-曲臂的动力结构,这套机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在大齿轮盘上安装,並适应溜槽轴大力矩、低转速、转角小的特点。
15、如权利要求10·13所述,本发明将蜗轮直接安装在溜槽轴上,通过马达-减速器-蜗杆,带动蜗轮轴和溜槽旋转。
16、一种更换溜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溜槽上部的供料系统支承在可以移动的支架上,更换溜槽时,将溜槽倾角调至90°,移开炉顶供料系统,然后吊开中心喉管和布料器旋转体盖板,即可直接更换溜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南夫,未经周南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