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有机金属盐阴离子生产亚烷基二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2721 | 申请日: | 198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72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15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罗伯特·布里格斯;约翰·霍华德·罗布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碳化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00 | 分类号: | C07F9/00;C07F11/00;C07C3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巫肖南,李雒英 |
地址: | 美国康涅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金属 阴离子 生产 烷基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含有机金属盐的化合物以及用到这种化合物的、以烯化氧与水生产亚烷基二醇的方法的发明。本发明的化合物是至少有一个环状亚烷基二氧结构的有机金属盐阴离子。有机金属化合物阴离子的特征是由多价金属元素与氧结合而成。该化合物用来同水,不管是液态水还是水蒸汽接触可制造亚烷基二醇,是十分有用的。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许多种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在1980年8月12日公布的第4,217,292号美国专利说明书中,克罗恩科(Kroenke)阐述了制取钼酸胺的方法,即在基本上不含酸且含水溶性铵与/或金属的酸盐的含水介质中使三氧化钼同胺反应,制成钼酸胺。最近,在1983年9月27日同时公布的第4,406,837号,第4,406,838号,第4,406,839号以及第4,406,840号美国专利说明书中,克罗恩科又公开了有机铵与胺的钼酸盐。第4,406,837号美国专利说明书中说的是在酸性水介质中使二钼酸铵与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反应,制取甲基三辛基钼酸铵。第4,406,838号美国专利说明书讲的是在酸性水介质中,使二钼酸铵与三辛胺反应,制取三辛基钼酸铵。第4,406,840号美国专利说明书讲的是在酸性水介质中,使三(三癸基)铵与二钼酸铵反应制取钼酸三(三癸基)铵。第4,406,839号美国专利说明书中阐述了制取钼酸主要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一种两个液相反应物的混合物。含钼反应物(例如三氧化钼、钼酸或钼盐)用其液相的水溶液;胺或胺盐反应物(例如伯胺、仲胺、叔胺或季铵盐)溶解于不混溶的有机相中。钼酸胺溶解于有机相中。最好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无机酸。
在1983年11月1日公布的第4,412,956号美国专利说明书中,阿布兰森(Abramson)等人公开了一种制造烷基钒酸盐的方法:使五氧化钒同烷基醇反应,反应时有碱性氮化合物存在,说明书中说这是用作催化剂的。说明书中提到的碱性氮化合物包括氨与铵化合物、胺、甲酰胺化合物、脲、吡啶、碳酸胍等。
阿·马丁森(A.Martin)等人在《某些双(三苯基膦)亚胺盐〔(Ph3P)2N〕X″的制取与特性》(《斯堪的纳维亚化学学报》(ACtaChemica Scandinavica)A31(1977)8期,第645至650页)一文中叙述了从热的含水反应介质中用沉淀法制取双(三苯基膦)亚胺盐的方法,该介质使用了相应的氯盐与有所需阴离子的碱金属盐。作者公布了各种阴离子,其中包括铬酸盐、硫酸盐、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
上述化合物已发现有各种实际用途。例如克罗恩科公开的钼酸盐据介绍可用作聚氯乙烯组成物的烟雾抑制添加剂。
有人提出有机钼可以用作催化剂,如用作氧化某些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催化剂,例如它可以催化某些烯属化合物的环氧化。在1972年6月6日公布的第3,668,227号美国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用有机钼化合物,例如乙酰丙酮钼,与带连位羟基的有机材料反应制取钼的亚烷基-二氧-衍生物的方法。专利权人提出的有机钼化合物一般化学式如下:
其中R1、R2、R3与R4各为氢、碳原子数1~10的烃基、-C(O)R、-NO2、或R1与R4或R2与R3可以形成一个二价烃基。并请参见1976年11月9日公布的第3,991,090号美国专利。
在第3,480,563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有机可溶含钼催化剂,其制取方法是将三氧化钼同一元饱和伯醇,如辛醇-1或聚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如二乙二醇-甲基醚反应。说明书中还说这类催化剂对烯的环氧化有用。
希尔顿(R.ASheldon)在《烷基氢过氧化物对烯的钼催化环氧化》(Recl.Trav.Chim.Pays-Bas,92第253页起)(1973)一文中提出了一种烯的环氧化历程,该历程类似用有机过酸使烯环氧化的环形过渡状态使钼(Ⅵ)-氢过氧化螯合物的氧原子转移到烯上。他声称氢过氧化物与钼(Ⅵ)配位作用使氢过氧化物中氧原子更加亲电,因此受到烯分子的亲核攻击。这样,聚钼螯合物起了路易斯酸的作用。他进而指出钼周围的配位体的性质应当对催化剂的路易斯酸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反应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碳化公司,未经联合碳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咖啡因茶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直接模拟——脉冲宽度调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