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磷—稀土改性的ZSM-5沸石催化剂及其制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85102764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76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璋;王桂茹;王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28 | 分类号: | B01J29/28;C07C15/067;C07C2/66 |
代理公司: | 大连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荣守宇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改性 zsm 催化剂 及其 制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磷-稀土改性的沸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甲苯岐化与甲苯-乙烯烷基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对二甲苯是合成化纤的主要原料,目前国内外对二甲苯的生产过程通常是采用甲苯岐化反应的方法,由于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无选择性,使得反应产物中对二甲苯的含量,只能达到平衡组成,为了获得高浓度的对二甲苯,必须将所得混合二甲苯进一步分离,异构化。使用这种催化剂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多,能耗高,操作费用大。在U.S.P.4,374,294(1983)中,介绍了用ⅢA族元素改性的沸石催化剂,其中提到用磷与混合稀土改性,但用该专利提供的方法进行改性处理后得到的磷-混合稀土改性ZSM-5沸石催化剂用于甲苯岐化反应的效果仍不理想,对二甲苯浓度仅为40.5%,为获得高浓度的对二甲苯,仍需经分离和异构化等过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磷与不同稀土元素镧、铈、镨、钕或磷与混合稀土改性的ZSM-5沸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当用于甲苯岐化反应时,可直接合成对二甲苯,且对二甲苯浓度可高达90-95%,当用于甲苯-乙烯烷基化反应时,生成的对-甲基乙苯浓度可高达95-98%。当用于甲苯岐化反应时,连续运行超过100小时后,催化剂活性仍然稳定,从而简化工艺流程,节约了能耗并减少了操作费用。
本发明主要内容为:
磷-稀土改性ZSM-5沸石催化剂的制备一般需经以下四个主要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可采用常规的共胶法。原料可为硅酸钠,硫酸铝,硫酸,正丁胺及水。折合成氧化物的分子比可为:
反应物范围
OH-/SiO20.3-0.8
R4N+(R4N++Na+)0.5-0.9
H2O/OH-200-500
SiO2/Al2O340-100
将这些溶液加入高压釜中充分搅拌,操作条件:晶化温度可为160-180℃,压力可为高压釜内的自身压力。在晶种存在下,晶化时间可为30~100小时,一直到晶化完全为止。生成产物经过滤、水洗,在120℃左右干燥制得ZSM-5沸石分子筛原粉。
第二步:将上述ZSM-5沸石分子筛原粉与氧化铝按一定比例配料,用挤条机成型,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中焙烧3~12小时。沸石分子筛的含量可以在50-80%(重量)范围内变化。
第三步:铵交换采用常规方法,成型的催化剂用硝酸铵和盐酸交换(使残钠量小于0.02%左右),用无离子水洗涤,在120℃干燥、经焙烧制得H-ZSM-5沸石催化剂。
第四步:磷和稀土改性。本发明采用磷酸和镧(La3+)或铈(Ce)或镨(Pr3+)或钕(Nd3+)或混合稀土改性。在用磷酸和稀土改性处理时,先在室温下用磷酸浸渍氢型沸石催化剂(H-ZSM-5),再经蒸干,焙烧制得磷改性沸石催化剂(P-ZSM-5),然后,在80-90℃下将其用稀土硝酸盐或氯化物水溶液浸渍、蒸干、焙烧制得磷-稀土改性沸石催化剂。催化剂的焙烧可根据所采用反应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温度。
可用1-10%(重量*)磷酸浸渍氢型沸石催化剂(H-ZSM-5)、经干燥、焙烧制得磷改性沸石催化剂(P-ZSM-5),然后再用5-20%(重量)硝酸镧水溶液在80-90℃下浸渍,蒸干、焙烧制得磷-镧改性的沸石催化剂(P·La-ZSM-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学院,未经大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