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水泥熟料速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5103149 | 申请日: | 198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149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04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雪芳 |
主分类号: | C04B7/44 | 分类号: | C04B7/44;F27B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新型建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熟料 设备 | ||
本发明有关水泥熟料的速烧设备。
自从水泥问世以来,煅烧水泥熟料的设备得到不断的改进。在七十年代出现了窑外分解技术,粉状物料入回转窑之前,在分解炉内碳酸钙的分解率可达到80-90%,从而提高了产量,然而,在分解炉内虽然传热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传质效率并未提高。尤其在分解炉内各氧化物处于新生态时,由于悬浮在气体中很难化合,一旦化合就会造成结皮和堵塞,甚至被迫停产。并且由于设备非常复杂和庞大,不易控制,且投资极高,尤其动力消耗大,因此经济效益并未提高。窑外分解由于对原燃材料有特殊要求,不能有效的利用资源,尤其不适用于含碱、氯、硫的原料和燃料,因而其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水泥)杂志1983年第九期第31-37页刊登了一种水泥熟料的速烧设备。它是由烘干室,固定斜坡式的预热分解室和回转窑所组成。掺有煤粉的黑料球在窑外分解,然后进入回转窑烧成熟料,由助燃风机的风力吹动料球在固定斜坡式的预热分解室前进,由于料球大小不同,因此前进的速度不同,有的料球很快前进来不及分解便进入回转窑,有的很难前进留在斜坡上,造成过烧,而糊住斜坡上的风孔,甚至造成整个斜坡上的料球糊住无法前进,而被迫停产。因此熟料的产质量无法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水泥成本,减少能耗,大幅度提高产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把预热分解室分成预热室和分解室,在预热室和分解室内设置回转箅子输送机,以稳定地输送物料。
采用本设备,实现了现有任一窑型也不能实现的水泥熟料速烧的目的。速烧工艺提供了固相反应的有利条件,同时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使各氧化物处于新生态时即形成熟料矿物,从而解决了窑型发展的根本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现有窑型相比可见表:
从附表可以看到,速烧窑单位容积产量是先进窑型的五倍多,热耗比目前国外先进水平低20%左右,并将大幅度提高产质量,同一原燃材料的条件下,速烧熟料要比其它窑型烧出的熟料28天耐压强度高50-100公斤/厘米2以上,可见速烧工艺将全面取得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经济效益。
与其它窑型相比,对原燃材料的要求有较大的适应性,尤其可用无烟煤的劣质煤,这对我国更有其实际意义。
速烧工艺70-80%的燃料在较低温度(1100℃)下燃烧,废气中危害身体健康的NOx含量可降低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减少对大气污染。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图。下面依照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掺有煤粉的黑生料经成球盘(10),加入14%左右的水制成为φ10~15毫米左右的黑料球,经下料溜子,均匀分布在运转着的箅床上,由调料板控制料层厚度,一般为150-300毫米左右。随着箅子输送机(12)的移动,黑料球首先进入烘干室(9),如果是一次通过,则预热室(6)部分热气体经过箅子上方的隔墙(8),进入烘干室后,透过料层和炉箅子,黑料球得到加热烘干水分,经排风机(11)排走。如果是二次通过则预热室(6)的热气体全部经二次通过风机(7)送入烘干室(9),透过料层和炉箅子,经排风机(11)排走,当黑料球经隔墙(8),进入预热室(6),分解室的热气体,经隔墙(5)上端烟道进入预热室(6)。透过预热室的料层和箅子。如果是一次通过则部分热气体透过,二次通过热气体全部透过,黑料球被预热和部分分解。当黑料球经隔墙(5)进入分解室(3),则黑料球均匀分布在分解室的箅子输送机(13)上,由助燃风机(14)供给燃烧用热气体,黑料球燃烧的同时碳酸盐分解,并大部分形成熟料矿物。分解室上装置有点火烟囱(4),则开窑点火时废气由此排走。当黑料球内煤粉燃尽,由刮板刮入下料溜子(15)进入速烧窑(2),窑内喷煤管(1)喷出的风煤形成高温火焰(17),烧成熟料后进入冷却筒(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雪芳,未经朱雪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