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压力控制式电气压力锅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3173 申请日: 1985-04-23
公开(公告)号: CN85103173B 公开(公告)日: 1987-05-20
发明(设计)人: 李钟俊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第二轻工业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47J27/08 分类号: A47J27/08
代理公司: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彦孚
地址: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压力 控制 电气 压力锅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控制式电气压力锅。

普通蒸煮食物使用的电气压力锅,锅内的温度和压力有一定的相应关系,当温度逐渐上升时,压力便随之增大。这些种类的电气压力锅在蒸煮食物时通常采用检测锅外壁底部的温度,推断锅内压力是否达到一个设定值,再自动控制以后的蒸煮过程。例如日本特许公报昭57-93216所述的电气压力锅,又如美国专利3940057所述的燃气加热压力锅,是通过一个与锅外壁底部接触的热敏开关联接一个定时装置和一个燃气加热装置,当锅底温度达到一个设定值时,推断锅内压力已达到了相应的一个压力值。该热敏开关通过控制一个燃气阀减少燃气供应量,使燃气加热变成低温状态,同时启动所说的定时装置,当一个设定时间到达时,所说的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从而完成压力锅的自动控制。

然而,上述控制方法都存在着因热传递的滞后性影响而当蒸煮食物数量不相同时蒸煮效果不一致的问题,这是因为其加热过程是由外及内的。锅外壁与锅内物的温度在达到热平衡之前,始终存在着一个差值,而这个差值的大小又与锅内物的数量密切相关,又由于锅外壁底部的温度感应元件已调定一个设定值,故必然造成食物相同而数量不同的两次烹调是在不同的锅内压力和温度下转换热功率和开始计时的。因而也必然得出不同的烹调结果,特别是对于长径比大的压力锅,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式电气压力锅,革除已知的压力锅用感温元件间接地控制压力的方法,而采用与锅内相通的压力感应器及其联接装置直接检测和控制锅内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把压力感应器安装在锅盖上,低压控制电路借助于四组可分离的弹性触头使得经锅盖、锅体、外壳的电路得以分离和贯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采用电热板传递热能给锅内烹调物、随着锅内温度上升压力也增大,当压力达到一个设定值时,例如0.8公斤/平方厘米、压力感应器因受压变形而接通连接装置激发控制电路,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和降低电功率加热,供压力平滑地过渡到限定的最高压力值并维持此压力值直到选定的时间完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相同食物在不同数量情况下获得完全相同的烹调结果,所选定的时间也是相同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革除现有压力锅采用的昂贵的同步电机计时器以及复杂的相应电路而采用成本低兼并具有电磁止动装置的机械计时器以及简单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控制式电气压力锅,该锅通过弹性金属型压力传感器确保在定压下(精度误差在0.8±0.02公斤/平方厘米)才开始计时,并维持在此压力值至限定的最高压力值范围内进行烹调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锅内盖上,它的控制电路包括四组可分离式的弹性触头,使得经过锅盖、锅体、锅外壳的电路得以分离和接通,在烹调过程中,电热板把热能递给锅内烹调物、随着锅内温度上升压力也增大,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该压力传感器因受压变形而接通一个连接装置和一个控制电路,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和降低电加热功率,使压力平滑地过渡到限定的最高压力值并维持到压力值直到选定的时间结束。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DY-00型压力控制式电气压力锅

图2是控制电路图

图3是可分离触点机构

内锅7装好食物后盖上带有密封圈3的锅盖30,用力摆动手柄2即可合密,借助内锅锅耳4将其放入备有铸铝底板8的外壳6内,即成准备烹调状态。

插入电源插销17,转动计时器18的旋钮19,选定时间,全自动烹调便告开始。此时电路状态是:常闭式热敏开关13导通,计时器18主触点导通,变压器16次级经全桥集成块整流向控制电路系统输出低压直流电流,压力传感器触点通过四对可分离触点24、25与线路接通,继电器20常开触点闭合,因而磁吸开关吸合,计时器处于制动状态(非计时),此时两组(在8内)发热丝同时通电发热,当温度超过70℃时热敏开关13断开,但发热管电流经定时器主触点仍得于维持,此段为快速加热阶段。

当压力达到调定的控制压力时(本实例调定0.8公斤/平方厘米±0.02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传感器27触发低压控制电路,断开继电器20主触点,停止向其中一组发热管供电,同时释放计时器的磁吸开关,计时器开始计时,开始了压力烹调阶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轻工业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市第二轻工业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